周明月又把试卷翻回来,和二哥接触过的人,她才不要,谁知道他会不会经常把自己的消息递给二哥。
她在原来的批注上画了个大大的红叉,又重新写了个批注上去。
周明月坦然地翻到下一张答卷。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她已经批改到最后一张答卷了。
这人的字体写得极为规整,字体漂亮,卷面干净,周明月暗暗点了点头,她又仔细去看这人的回答,只见他的内容引经据典,言之有物,但又不至于让周明月看不懂,一看便是个饱读诗书之人。周明月心中满意,这个回答,算是今天当之无愧的第一。
她正要批注,却瞥到试卷上方的名字,宋识。字体清隽有力,十分美观。
但周明月的脸色变得犹豫起来。
平心而论,她是非常惜才的,而毫无疑问,宋识的回答也确实不错,可这是给她选夫子,若是以后日日都要对着她讨厌的人,周明月想想都头大。
她抬头看了一眼宋识,只见他端坐在椅子上,双眼微垂,嘴中在默念着什么。
他又在背书了。
还真是心无旁骛。
周明月哼了一声,低头,提笔在试卷上画下一个大大的红叉。让他去别处好了,她的仙居殿,可不想天天看到他。所有的试卷都打完分后,侍女从桌案上拿起批改后的试卷,在一旁一张张分类起来。
一盏茶后,侍女手中拿着薄薄的一张纸,朗声道,“诸位士子,今日的考核结果已经出来了,下面是今日的考试的第一。”
底下的人纷纷昂头,盯着侍女手中的纸,宋识也抬起头,眼中有一瞬间的迷蒙。
他身旁就是王晋,王晋看他严阵以待的样子,心中只觉得好笑,他戳了戳宋识的胳膊,小声道,“宋大人不用这么担心,在场没有哪个人的学识能高过你。我敢保证,你今日的成绩一定是第一。”
宋识并没有因为他的宽慰而放松下来,相反,他的身体绷得紧紧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侍女手中的试卷。
“杨知礼。”
侍女宣读完毕,底下的人突然炸开了锅,谁都没想到今日夺得第一的竟然是杨知礼。
杨知礼是当朝老太傅家的孙子,他自小耳濡目染,学问也很是不错,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考运不好,在几次大型考试中,都没能拿到想要的成绩。
反倒是今日的一次简单的校考,竟然拿了第一,底下的人都簇拥过去恭喜起来。
杨知礼激动地满面通红,从人群中走出来,在周明月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谢公主赏识。”
成为公主的夫子不只是当个老师这么简单,更何况的是同周明月攀上了关系,如今朝中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实际暗流涌动,二皇子对皇位野心勃勃,四皇子一党也不甘落后,暗地里拉拢大臣,想要为在立储一事上争一争。
各世家纷纷站队,但也有举棋不定的,比如当朝老太傅,他私下曾说,二皇子心思深沉,能力却不足;四皇子尚且年幼,以后怎样还未可知,如今几位皇子公主看来,最出色的竟然还是周明月,更何况现在圣上开始让她参与朝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最后皇位会落到谁手里呢?
且二皇子和四皇子私下都开始对这些未站队的人进行拉拢,与其站错了队,导致最后被清算,还不如一开始就先找个不出错的选择。
各世家把眼光纷纷瞄准了明月公主,无论最后是二皇子登基还是四皇子登基,周明月作为公主地位都不会受到影响,而如果周明月幸运一点,最后皇位落到她身上的话,那不是更好不过了。
所以,这也是今日为何这么多人来参加周明月的夫子选拔赛的原因,当夫子是假,暗地投诚才是真。
周明月颔首,“杨公子不必谦虚,你学识渊博,答卷也通俗易懂,是本宫心仪的夫子人选。”
得到周明月的鼓励,杨知礼的心中更激动了。天知道他在考试中一次次受挫,有多怀疑自己的能力,但今天公主不仅给他评了特等,更是肯定了他的文采。
他激动道,“多谢,多谢!”
比起杨知礼这边的热闹,宋识那边可谓是冷清极了,今日只是第一关,他便没通过,那后面两关呢?没了这个夫子的职位,他想要遇到周明月,和她说上一句话,简直是难如登天。
宋识看着和大家簇拥在一起、笑得开心的周明月,心中泛起一抹茫然。
王晋拍了拍他的肩,“每个人的品味都不同嘛,宋大人的学识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必太难过了。”
宋识没回答,或许是他的目光太强烈,周明月朝他这边看了一眼,只一眼,便收回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