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他上京备考时,客栈中有个举人,因为得罪了官家子弟,被揍了一顿,错过了会试。那举人咽不下这口气,便去衙门告状,谁知官府畏惧那官家子弟的权势,想将此事粉饰太平过去。
后来不知道这件事怎么传到安宁公主的耳朵里了,她便将那负责办案的官员骂了一顿,又派人将那官家子弟押到衙门里,亲自监督审了这个案子,还了那举人一个公道。
是以安宁公主虽然性格有些蛮横,但在民间的声望却并不差。
当时宋识忙于准备殿试,没有亲眼看到安宁公主审人的场景。但这件事,还是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以直到今天,他听到有人诋毁安宁公主时,还是忍不住帮她辩驳两句。
空气再一次寂静了,有官员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刚刚打哈哈的官员名叫王晋,今日纯粹是过来找乐子的,没想到却碰到这么两个奇葩。
尤其是宋识,这人从进到这屋开始就跟着锯嘴葫芦一样,怎么提到公主了,就叭叭地说起来了?
宋识说完一通,也有点渴了,便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慢慢地喝着。他扫了一眼旁边人震惊的眼神,心中奇怪。
怎么了?他们为何用这种眼神看他?
不知道谁又起了个头,隔壁又开始热闹起来。阿离小心地看了一眼周明月的脸色,见她没有生气,反而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心中稍微放心。
“公主,您饿不饿?要不要我去买点吃的?”
周明月在外面逛了一下午,还没有进食,此刻听着隔壁屋子吃喝不断也有些饿了,便点头,“我记得今天下午我们路过了一家烤鸭店,闻着还挺香,你去买一份回来尝尝。”
阿离领命,“是!”
阿离走了,屋内便只剩下周明月自己一个人,她给自己倒了杯茶,脑海中回荡着宋识说得那句,“公主也是圣上的孩子,为何不能关心朝政。”
她轻哼一声,“有意思。”
不多时,隔壁屋子宋识放下酒杯,道,“各位大人,你们先喝着,我去趟茅房。”
门被打开,有人走了出来,他的脚步声放得很轻。走到芙蓉阁门口时却停下了。
周明月看着门外的那道暗影,默默攥紧手中的茶杯。
正当她以为宋识发现了她的踪迹的时候,却见那影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而后在门口默了片刻,走了。
周明月托腮看着窗外,今日何明的那一番话,她并没有往心里去。因为早在父皇让她进出御书房时,她便听过很多次这样的声音了。
大家都认为她身为公主,却插手朝政,等日后太子继承大统了,她这个公主岂能安分守己?
周明月对此不屑一顾,古有武皇登基,统摄百川,今天她不过是多进出了几趟御书房,这群老家伙们便坐不住了。
别说她没有称帝的心思,便是有,他们又能奈她如何?
正如宋识今天的那句话所说,同为父皇的孩子,她那些兄弟们能做的,她自然也能做!
隔壁的热闹还在继续,有人似乎长叹一口气,“这个宋识,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你说说,他从进来之后一直跟个锯嘴葫芦一样,怎么一提到安宁公主他就话多了?”
何明此刻也已经酒醒了,他哼了一声,“我看他是不想努力,想报上安宁公主的大腿,从此坐享荣华富贵了。”
“唉,宋士子年轻,长得又英俊,说不定公主还真会看上他。”
“哼,安宁公主那一身臭脾气,娶她跟娶个祖宗回来一样,除非宋识是不想要前途了,否则他就该知道投靠哪边!”
周明月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按照她以往的脾气,现在早就踹过去把何明打一顿了。
但自从上次和那些老酸腐吵架,被那些老家伙告了一状,加上父皇真的动了让她出宫的念头,周明月才不甘地咽下这口气。
在吵闹的声音里,外面的脚步声又响了起来,来人脚步很轻,一步步踏在木质楼梯上,缓慢地上来。
周明月认出来,这是宋识的脚步声。
来人修长漆黑的身影印在门窗上,就在周明月以为他要走过芙蓉阁,回到隔壁的牡丹阁时,人影却突然在门前停下。
下一刻,房门被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