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大唐]相逢自有时 一朝相识百日思 > 第166章 第 166 章

第166章 第 16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守关?朝廷发不出来援军,咱们还能怎么办,死守呗,十多万兵力,又不是守不下来,攻打函谷关,突厥大军可是损失更大。”

尉迟宝林说道。

张文茂叹了口气,道:“宝林兄弟你应该清楚,两军交战,人少的一方,士气本就不足,更何况还是少这么多,援军久久不来,士气更会低落,守不住城池,那也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啊。”

连张文茂这样不懂带兵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尉迟宝林只怕是知道,但是并不想说而已。

“那张大人你说怎么办?”

尉迟宝林问道。

“报,张慎微私自开关,陈将军带着一万人出了关去了。”

罗飞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

“混账,他怎么开的关?”

张文茂愤怒的问道。

“大人,他,他有一万人,末将的守关之人,哪里敢阻拦啊?”

罗飞一句话,让张文茂几人,全部都惊呆了。

张慎微今天做的这件事情,是绝对可以杀头的了。

等张文茂来到关口的时候,那一万人马早就已经不见了踪影了,只有张慎微和林俞齐站在这里。

他们二人远远的见到张文茂来了,立刻便迎了上来,就好像是知道张文茂要来,故意在这里等着张文茂一样。

“张慎微兄弟,你这样做,可是要军法从事的。”

张文茂叹了口气,张慎微越是这么平静,他还真是越没办法把张慎微怎么样。

如今五姓七大望族和李世民越来越是离心离德,范阳卢家都被突厥踏破了,这个时候杀了张慎微,张亮会如此做呢,李世民也绝对不会同意张亮的唯一儿子被人杀了的。

张慎微深吸一口气,问道:“张大人,在下正要解释此事呢,突厥大军连翻攻城,可他们还有二十万大军,我函谷关内虽然是轮流守城,一天只上两三队人马即可,可长此下去,张大人可知道后果?”

后果?

张文茂心中无奈,这后果他自然是知道的,不光他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知道的。

虽然每日轮流守城,可每战过后,己方都会损兵折将,那些下面的战士也会越来越清楚,今天不死,下一回上去可能也就死了,士气早晚必然衰落。

张文茂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道:“可是你也不该派一万人出去送死啊。”

“张大人此言差矣。”张慎微也摇头,道:“这一万人,并不是出去送死,连日来,我们被动防守,这一万人,只不过是主动出击。”

“胡说八道。”张文茂忍不住呵斥了一声,道:“敌强我弱,我军本就势微,你还让人主动出击,这不是送死,又是什么?”

张慎微却笑了,道:“张大人,此乃增加我军士气的办法,另外就是,让他们是去死给三军看的,我等会儿便替张大人下令,若是谁再不好好守城,那就不防守了,去进攻,下一个出城的,便是他。”

“嘶。”

张文茂等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众人看向张慎微的眼光也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此人,居然如此草菅人命,居然视三军将士的性命如儿戏,那可是南衙十六卫啊,今日过后,岂不是只有南衙十五卫了吗?

他们虽然不如北衙六卫的地位高,但也绝对是李世民信任的军队,就这样被张慎微送了一卫了?而且将来可能还会继续去送命?

“张大人,在下虽然无法取胜,但是在下好歹是昔日的三军统帅,守城之事,在下责无旁贷。”

张慎微这么说,那就是代表他不会坐视不管函谷关的,也代表他虽然交了帅印给张文茂,但是他却仍有大帅之权。

张文茂是真不知道南衙的人为何如此听命于张慎微,之前已经大败了,按道理来说,张慎微应该威望全无才是。

可是张文茂哪里又知道,李世民让南衙十六卫的人跟着张慎微出征,也如同对北衙的人交代听命于张文茂一样,同样都是做了交代的,同样都是开了金口,相当于给了口谕的。

虽然张慎微如今没了帅印,可是李世民的下一道口谕没有来之前,还是没有人敢忤逆张慎微的。

而且凭借张慎微的才智,哪怕是让人去送死,张慎微的话,也就相当于李世民的话,南衙是没有人敢反对的。

“希望你真的能守的下来函谷关吧。”

张文茂把皮球踢给了张慎微,同时也在警告张慎微,这里乃是函谷关,不是胜州城下。

可张慎微多聪明的人,瞬间就听出了张文茂话中的意思,摇头道:“守卫函谷关,在下自当尽心尽力,可是函谷关还是要靠张大人的,在下是绝对守不住的。”

张慎微说的非常光棍,也非常客气,更是捧高了张文茂。

但是这也让张文茂很是无奈,张慎微此时就在推卸责任了,那将来函谷关丢了,张慎微必然会统统推到自己身上的。

“行了,张慎微兄弟,以后有什么事情,必须和本官先行商量,否则本官将请出帅印,必不饶你。”

张文茂说的是请出帅印,这帅印本就是张慎微的,意思也是告诉他,没了帅印就别在行驶帅印之权了。

“在下清楚了,以后有什么事情,在下也一定会和张大人商量的。”

张慎微轻轻一笑,然后径直去了。

谭师爷看着张慎微的背影,想了想,道:“大人,此人这一去,必然又要冒大人之名下达命令。”

“他想下就让他下吧,南衙的人估计是得了陛下的圣谕,本官若是真的掌管,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张文茂心中也清楚,若是南衙的人真的得了李世民的意思,要听从于张慎微,那自己也很难真的和张慎微争夺兵权。

就好像北衙的人一样,尉迟宝林之前都敢直接弃了主帅,自己先跑了。

而且张文茂也觉得张慎微说的话在道理,并不在多而在精,若是三军人人都无斗志,这还怎么守城?还不如杀鸡儆猴,只怕今晚出去的那个南衙的将军,也是平日里对张慎微有最是不敬的人了。

第二天张文茂醒来的时候,杨都头告诉他,昨晚出城的人,一个都没有回来。

“果然不出本官所料啊。”

张文茂心中有些伤感,虽然死的不是他认识的人,但那可是一万人的性命啊。

“今日突厥大军没有攻城吗?怎么这么晚了都不叫本官起床?”

张文茂看了看天色,有些好奇的问道。

杨都头摇头,道:“没有,今天有些奇怪,平日里这个时候,函谷关已经是喊杀震天了,可是今天城外却没有一个人进攻,所以属下就想,大人连日甚为辛苦,便没有叫大人起床,让大人多休息一会儿。”

“你倒是有心了。”张文茂点头,道:“看来昨日的主动出击,也把突厥人吓了一跳了。”

“大人说的是啊。”杨都头赞同道:“属下刚刚也想了想,突厥大军以为我们没有援军,乃是穷途末路的坚守,但是我们这一主动出击,突厥人肯定也摸不清咱们到底有没有援军了。”

“哦?”张文茂听见杨都头的分析,顿时就乐了,“杨都头说的是啊,若是我们有援军,突厥为何就不敢进攻了呢?”

“大人这就是明知故问了。”杨都头不知道张文茂在和他开玩笑,一本正经的说道:“若是我们有援军,突厥别说三十万了,即便是五十万,他也只有灰溜溜的退却啊,这函谷关可不是他们想攻就能攻的。”

张文茂没想到杨都头居然分析问题,说起来头头是道,追问道:“上一次,不也是被他们攻破了吗?”

“上一次是他们背信弃义,偷袭咱们。”

杨都头说道。

“是啊,上一次突厥人已经背信弃义了,这一次他们又突袭胜州,可直到现在,朝廷都没有做好准备,以致于让他们兵临函谷关。”

张文茂摇头叹道,心中想的却是,难怪贞观之治这么牛逼,李世民也没能真的一统天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