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谭师爷顿时就犹豫了,张慎微可是朝廷实打实册封的三军大帅,而且还有圣旨下达,他张文茂可是毛都没有一根的,怎么和人家比?
“大人,这个问题还不简单啊?”杨都头见二人犹豫半天,顿时不耐烦的开口道:“陛下让张慎微去的是胜州,让大人你去的是函谷关,到了函谷关,张慎微不听大人的,难道要大人听他的不成?”
杨都头的话,虽然说的也有些理由,但是为官之道,可不能这么胡来,所以张文茂和谭师爷都没有听从杨都头的意思。
“大人,若是张慎微真的是败退,那倒是无妨,败军之将还能有什么威望?还能不能活的长久都是个问题,所以得罪了也就得罪了,可偏偏张慎微他是故意败退,而且大人和张慎几已经是仇怨颇深了,所以大人不可再轻易和张慎微结仇了啊。”
谭师爷斟酌良久后,才缓缓的说道。
“本官倒不是怕他,本官也不是贪这功劳,只是本官如今的确需要这个功劳。”
张文茂也是一脸复杂,他心中想的是,这功劳多半是李丽华给他争取来的,若是被张慎微拿去了,那岂不是辜负了汝南公主的一番美意?
所以张文茂想要谭师爷给他出个主意,他怕就怕在张慎微贪心不足,什么功劳都想要抢了去。
谭师爷想了想,道:“大人,属下倒是有一计,若是张慎微他退到了函谷关,想要赖着不走,那大人就以他三军辛苦为由,让他先歇息几日,这样他也不敢轻易忤逆大人的意思,毕竟他的士兵一路败退,肯定是疲倦不堪的。”
在谭师爷看来,李世民让张文茂去守函谷关,那就说明突厥大军肯定是要攻打函谷关了,所以对于这一节,谭师爷没有怀疑,张文茂也同样没有怀疑。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到了此时,都不知道张慎微是要引军去灭范阳卢家,若是李世民知道了,估计根本就不会派张文茂前去函谷关了。
“谭师爷倒是妙计,张慎微大军一路辛苦逃命,他要是敢让大军再守护函谷关,估计大军都要不满了,毕竟在大军看来,他是个败军之将。”
张文茂赞同的点头说道。
谭师爷露出慎重的表情,提醒道:“大人这一点倒是提醒了在下,就是因为张慎微乃是败军之将,所以他多半会真的会和大人抢夺函谷关的功劳,陛下借刀杀人的事情,他是绝对不敢说出来的,所以他只能是将功补过。”
“本官明白了,这份儿功劳,本官是不会让出来的,就依照谭师爷你的意思办,本官到时候让他歇息几日,那时候突厥大军应该几日时间就可以退了,本官和杨都头这就去了,到时候本官回来,必然给谭师爷你记一份儿功劳的。”
张文茂大笑道。
“在下祝大人早日功成而归,泾阳县这段日子,在下一定会好生管理,绝对不会在大人的紧要关头,给大人添乱的。”
谭师爷说道,他知道张文茂回来后,多半就不在泾阳县了,肯定会晋升了,所以这段时间,泾阳县绝对不能出差错,免得影响到张文茂的升官之路。
张文茂也明白谭师爷的意思,深深的看了谭师爷一眼,心道就算自己去了长安城,绑都要把谭师爷绑着一起去,这家伙实在太聪明了,有他在,很多事情都能省心不少的。
和杨都头二人走出了县衙,外面的庞东临和李雨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暗道这总算是出来了,出征在即,居然还能这么婆婆妈妈的,这要是是换一个严厉点的大帅,估计直接就给张文茂军棍打上了。
杨都头去让人牵了县衙的马车,然后驾着车上的张文茂,跟着左右龙武卫的大军,朝着函谷关而去。
此刻,张慎微已经又带着大军,退了两座县城了,军中不满的气氛,也已经越来越高了。
“张大帅,我们就这样一路溃逃?难道张大帅就不会阻止反击吗?”
一个将领很不服气的看着张慎微。
“敌军势大,反击岂不是以卵击石?”
张慎微冷冷的说道。
又一个将领,站了出来,道:“张大帅,计算不反击,咱们也该早点退到安全的地方去吧?大帅就这样退个二三十里地,然后找一处县城埋锅造饭,这却是为何?”
这些将军都是南衙十六卫的统帅,他们这一次是难得出来打仗,所以人人都是立功心切,想要再进一步,毕竟平和年代,他们也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
结果打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一路被人追着打,早就是人人都憋了一肚子火了。
“哼,你这样的人,也配为将?”张慎微再次冷冷的道:“你不知道兵败如山倒吗?本帅这样败退,你看看山倒了吗?”
张慎微的话,让所有将军气的鼻子都要歪了,他们憋了一肚子的火也就算了,但是张慎微现在的态度,却仿佛是有些火上浇油了。
狗屁兵败山不倒,就算是山不倒,也是我们这些将军的功劳吧,你一个主帅,好意思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们很想问问张慎微,你特么还要脸吗?
林俞齐叹了口气,他知道张慎微的难处,很多事情都不能说明,所以他不得不站出来,道:“各位将军,莫要心急,莫要心急啊,这几日咱们虽然是在退,但就是因为张大帅的办法,所以突厥大军也不敢轻易攻打咱们,不是吗?”
所有将军对林俞齐的话,倒是无法再反驳了,虽然他们是后退,但是进了这么多县城,突厥大军倒的确是没有攻打过一次的。
所谓的兵败被掩杀,也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是以他们倒是也觉得,张慎微还是有点而道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