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在古代的团宠人生 > 第47章 第 47 章

第47章 第 4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江尧揉了揉自己的额角,不想跟她辩解这个她看了就等于会了的想法,他决定放过自己,他又说道:“若是想给你皇兄防身武器的话,直接找朕要即可,为何想自己打造?”

明希直言道:“自然是因为那些暗器不太行,我才想自己动手造的。”

“!”江尧一脸错愕地看向明希,“等等,暗器?你是想打造一件暗器?”

明希理所当然地点了点脑袋,行走在外,用于防身的武器自然是暗器为佳。

江尧先不打算跟她探讨造暗器一事,他又问起了另外一件事:“你见过暗器?”

“对呀,张远带我去暗卫营时就见过了。”明希说完奇怪地看了眼江尧,她以为江尧是知道这件事的。

江尧有些恍惚,好像是有这么一件事。

张远身为明希的武学师傅,不仅要教她身法,同时也会教她一些武器的使用,暗器自然是包括在其中。

张远制定完计划表后,也会向江尧汇报,只是江尧当时忙于政务,加上对张远的信任,于是就大致扫了一眼后就全全交给张远负责。

解开了这个疑惑,江尧就想起了明希说暗器不行的事,要知道暗卫营里的暗器那可是囊括了大齐所有的暗器,那些暗器在明希眼里竟然不太行?!

明希见江尧好像不相信她说的话,于是就将她画的那张纸递给江尧。

江尧打开卷纸一看,眉头紧蹙,半响后才问道:“这是你想的?”

“当然。”明希毫不犹豫地点头,除了她还能有谁?

江尧看纸上复杂的样式,又想到老三改造过的火器,他那双锐利的黑眸闪了闪。

他见图上画着诸多细小的零件,又问道:“你皇兄五日后启程,你现在开始造,可来得及?”

明希也不确定,但是她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江尧收起卷纸,边递给明希边说道:“军器局不适合造这个,朕让张远带你去暗卫营,那里有专门的铁矿和火炉,你尽管拿去用。”

明希笑盈盈地向江尧道谢:“多谢父皇。”

五日后,京城城门。

江明澜骑着一匹普通的马,身上背着一个包袱,慢悠悠地从城门走出。

出了城门后江明澜一拉缰绳,回头望向城墙,果不其然,在上方看到明希、江明烨、江明熠和林念四人,他俊俏的面庞露出一抹浅笑,挥手同他们告别。

江明澜无视羡慕得口水都要流出来的江明烨。

偏头看向穿着红斗篷的明希,在与明希对视时,笑着伸手拍了拍自己的右臂示意自己有好好的把袖箭带在身上。

袖箭是明希昨晚送给江明澜的。

昨夜月上柳梢头,江明澜在寝殿里清点包袱,突然房门被敲响。

江明澜推门一看,发现门外是这几日了无踪迹的明希,门外的明希穿着一身灰扑扑的布衣,眼底下尽是青紫,但是平日那双清冷的黑眸在此时却绽放出异样的光芒。

明希见江明澜呆愣的样子,便自顾自的从江明澜身旁的空隙钻进屋里。

江明澜见明希坦然地出现在他寝殿里,忍不住扶额叹了口气:“妹妹,你切记日后千万不可在夜间随意进他人的寝屋。”他马上就离开了,见明希这般毫无自觉的样子,让他颇为忧心。

明希不是来听他说教,她从手上提着的包袱中,掏出一物,递给江明澜。

江明澜看着明希手上的长筒,一脸迟疑地说道:“这是袖箭?”

明希点点头,拉过江明澜的手臂,将袖箭旁边的带子展开,套到江明澜的手臂上,然后一拉带子,让袖箭牢牢地固定在江明澜的手臂内侧。

江明澜任由明希动作,等明希停下手才出口问道:“妹妹,这是?”

“这是我改良过的袖箭,可单手操作,这个袖箭里共有七支箭,你拇指扳动箭头这个机关,即可发射出一只箭,随即它会自动填充下一支箭,你再扳动机关,即可射出第二支箭。”明希边演示边解说。

江明澜伸出左手轻抚右臂上的袖箭,垂眸盯着袖箭上的纹路,轻声问道:“妹妹最近几日不见踪迹可是在忙这个?”

“对。”明希眼睛亮晶晶,这可是她这几日熬夜赶制出来的,她甚至吃喝睡都在那个暗卫营里,这可是她的得意之作。

此时明希正站在窗户边,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明希身上,为她笼罩一层柔光。

江明澜眼眶微热,会心一笑:“多谢妹妹。”

“皇兄,我说过会保护你的。”明希背着手,轻笑了一声。

“皇兄,出门在外,切记照顾好自己。”

--

此时刚下完早朝的江尧回到御书房。

他背着手站在殿中,问张石:“老大走了?”

在从张石口中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挥手让张石退下。

江尧抬头看向墙上悬挂着足足占据半面墙的巨幅画,是大齐疆域版图。

他的目光直落在大齐北疆东部的一角,那里曾是大齐疆土的一部分,燕云州。

江尧想起先前江明澜问他不想拿回燕云州吗?

江尧轻笑了一声,怎么会不想呢。

收复失地,开疆扩土,这可是大齐每任皇帝都想做的事。

但是十五年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大齐百姓刚从前朝的阴霾中走出,就像老大说的那样这是个上好的时机,有望能收回燕云州。

但是,此时向鞑靼开战只会让好不容易走上正轨的百姓再次分崩离析。

皇帝享有至高的权力,但与此同时他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关乎这个国家和百姓的命运,他的一个错误的决定都有可能会造成这个国家的灾难。

让江明澜去民间游历,去看人间百态,是他在权衡利弊之下做出的决定。

只盼他莫要让他失望为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