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我死后成了bug处理器(快穿) > 第105章 秋实(9)

第105章 秋实(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昌平区公安局,她将盖章的改名申请、政法大学的准予变更声明,以及身份证和户口本自己这一页交给负责处理改名事宜的民警。

民警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

“材料都齐了,”她告诉李秋实,“你等七到十四个工作日,出结果后如果通过审批,就可以正式改名。”

十个工作日后,李秋实的改名申请被审批通过。上一次,她在考过司法考试后才申请改名,如今,生于秋天的她又一次在银杏叶飘落满地的时节成为了李秋实。

至此,心中一块大石彻底落地。

政法大学的期末月是很难熬的。由于学校没有足够的自习室,很多学生只能在教学楼的走廊和阶梯教室的大厅中复习,李秋实也是其中的一员。没课的时候,她在阶梯教室门卫室借一把凳子,坐在窗边,一看复习资料就能看半天。

刷夜也是政法大学学生期末月的一个经常性行为。愿意花点生活费的学生们去校外的肯德基麦当劳,点份吃的或者喝的,借着门店二十四小时经营的便利通宵学习一晚上。不愿意出校的学生们也可以在洗漱间通宵复习,洗漱间整晚都亮灯。在课程压力重的学期里,学生多次刷夜也很正常。

李秋实自然也成了刷夜大军中的一员。

在紧锣密鼓的复习中,期末考试到来。紧张刺激的考试周结束后,紧随而至的便是寒假。

此时张明星已经出狱,不出所料,他出狱后就在寻找李秋实,听说她考到政法大学后才有所收敛。

“你这个假期还打算回来吗?”周姐担忧地询问李秋实。

“不了,我在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前应该都不会回来了,”李秋实也担心回去后又被张明星和李家人找上,“我在这边找到了家教的工作,假期就留在学校了。”

虽然假期的学校食堂窗口少,但是总比重新被那些人缠上好。

“好,”听到李秋实已经安排好,周姐也舒了口气,“你不回来我就放心了。”

寒假期间,张明星确实带着他那个被开除公职的表哥在火车站蹲点,可惜李秋实根本不回来,蹲也白蹲。

大一下学期,李秋实继续在勤工俭学岗工作,学习之余拿满了实践时长。学期尾声,她成为了社团的新一任部长。暑假同上个寒假一样,她依然在北京做家教,也还是住在校内。

大二开学后,李秋实凭借优秀的绩点成绩获得了奖学金,曾经拮据的经济条件开始有所改善。大二寒假她完成了社会实习,此后她没有再打工,而是开始预习大二下学期的课程,为了六门专业必修课做准备。大二下学期结束后,李秋实结束了社团工作,在放假后找到一家律所当实习生。此后她学期中在校内勤工俭学,假期在律所当实习生,每个新学年也都有奖学金进账。

大四时,李秋实报名参加江平奖学金的考试。几次筛选中,李秋实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奖学金。在颁奖典礼上,她一身正装,从老师手里接过了奖状,在自己的简历上又填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五开始,李秋实正式进入研究生阶段。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本硕连读是专硕,但是胜在年份短,相应花销也少,李秋实当初报这个专业时也是舍弃了一些分数。这一学年上学期,她成功通过了法考。

五年大学生活结束后,李秋实获得了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和法律硕士的学位,并且凭借着优秀的履历进入红圈律所工作。

这一次,李秋实不用像曾经那样刚进京时租住在沙河的小产权房,她选择了一处五环附近靠近地铁站的小区,租了一个小开间,虽然通勤时间依然不短,但条件无疑提升了不少。从此她一边开始实习律师生涯,一边还助学贷款。

这个冬天,在新一年的春节假期期间,她终于回到了阔别五年半的城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