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学校对所有高三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大概介于期中考跟期末考之间。成绩出来后,教务处在走廊里张贴了学生成绩的排榜情况。
温言在这次的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总分只排在了全年级第五的位置。于她而言,倒是无所谓,因为重回巅峰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于贺秋萍而言,这无异于极大的灾难。
温言很庆幸这次考试不需要家长签字,因此她并不打算惊动贺秋萍,从而刺激到她的暴力因子。
可老话怎么说来着?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温言这回算是真切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了。
……
这天下了班,贺秋萍依旧在单位附近的菜市场买了点菜便往家走。结果刚进小区就遇上了老邻居袁霞。
袁霞比贺秋萍大五岁,两人都是幸福里长大的老人儿,不过早年并没有什么交集。还是因为今年袁霞的儿子跟温言分到了一个班,她俩才熟络起来。
袁霞的儿子叫方明远,在一中也是第一梯队的成员。高一的时候他在五班,升入高三时,因为五班班主任家里突发了一些状况无法带班,因此五班被整个分开,分别加入到了其他班级。
因为学习成绩还不错,为人又热情阳光,再加上三班原本的学习委员选了文科离开了三班,方明远似乎是顺理成章得成为了三班的新学委。
方明远早就知道温言跟自己是邻居,起先两人不在一个班,温言又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他也就没敢跟对方打招呼。
这回,两人不光是邻居还成了同班同学,方明远自然对温言表现出了最大程度的友好。
跟方明远不同,温言第一次知道他跟自己住在同一个小区时,心里咯噔了一下。
她是有秘密的人,行事自然小心谨慎。好在方明远不是个死缠烂打的人物,在温言拒绝了一次跟他一起回家的邀请后,对方便很识趣得没有再来烦扰。
由于身体原因,袁霞三十一岁那年才生下这个独子,放在现如今似乎没什么,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却是实打实的晚育了。
因为这件事,当年的袁霞夫妇没少被邻里邻居指指点点。
好在结果不错,两人最终有了个儿子,儿子也算争气,学习成绩优秀,长相端正,更难能可贵的是性格也积极阳光。
因为来之不易,说是全家人把这个孩子当成眼珠子一样疼惜也不为过。
原本他在幸福里可以说是“一家独大”,却偏偏在跟他同一级里出了个温言。这个温言在他最引以为傲的成绩上回回压他一头,说不在意是假。
因此,在许多个日子里,袁霞听到儿子说的最多的就是学校里那个温言怎样怎样。
即便不在一个班,甚至没有讲过话,但方明远似乎已经从心里把温言当成了自己的假想敌。
他不相信温言不认识他,两人毕竟从小就住在同一个小区,保不齐她早就把自己也定为了赶超目标。
可是当命运之神降临,让两人成为同班同学后,方明远才发现,原来一直是自己自作多情,内心戏泛滥,人家压根就不认识他。
这件事带给方明远的打击并不小,而更让他惊讶的是学校里流传的有关温言跟韩叙的绯闻。
两人虽然从未亲口承认,但亲近的关系却一目了然,这在学校里甚至不算秘密。
考虑到温言并没有因此耽误学习,而此时的高三生内心又都格外敏感,因此并没有老师多加管束。
当然这也只是在学校里,出了学校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因为温言的所有言行都要小心一个人——贺秋萍女士。
不过就目前来看,贺秋萍还没有发现女儿的秘密。
方明远自然不介意在这件事上推波助澜一把。
想到儿子早上跟自己的对话,袁霞憋着股坏将贺秋萍拉到了单元门边上。
“秋萍,这是去买菜了?”
“哎,买了些小青菜还有一条鱼。”
贺秋萍说罢提起手里的塑料袋给她看。
“这鱼可真够新鲜的,怪不得言言那么聪明,什么也不耽误,你这个妈妈真的对她上心。”
贺秋萍急着回家做饭,没有听出对方语气里的揶揄,草草回了几句就准备往家里走,谁知袁霞又把她拦了下来,一脸神秘道,“秋萍,昨天摸底考试成绩出来了,言言跟你说了没?”
贺秋萍闻言,有点尴尬,这事儿她不知道,但没必要在一个外人面前露怯,于是笑着点点头,“啊,早上好像说了一嘴,我急着上班,没仔细听。”
贺秋萍的死要面子在整个幸福里都是出了名的。
袁霞一眼看出她在嘴硬,于是故意变了变脸色,大有种十足惋惜的姿态道,“这事儿你可不能马虎了。虽然说言言是个有分寸的孩子,可她毕竟也还是个孩子,很多东西没有大人的引导难免会走偏。”
这番话说得贺秋萍云里雾里,她听出对方话里有话,于是立时严肃了起来。
“霞姐,你到底想说什么?”
袁霞故作欲言又止态,憋了几秒才松口,“之前言言在学校结了个帮扶对子,这事儿你知道吧?”
贺秋萍回忆了一下点点头,这事儿她知道,不过温言告诉她帮扶的对象是个女生。
“我们远远也是,不过幸好分给他的帮扶对象是个男孩子,要不然我还真是不放心。”
听到这里,贺秋萍明显感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