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op舞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舞种,没有自己的动作体系,而是吸取街舞、爵士等舞蹈元素进行改造整合。所以,他们练习的Routine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流行舞种动作汇编,对基本功很扎实的姜昭辰来说没什么难度。
对他来说,真正困难的是接下来的扒舞环节。
扒前辈的舞不只是为了遵从韩国的前后辈文化,最重要的是借助成熟的编舞和走位进行模式化练习。
对于缺乏舞台经验的练习生来说,Kpop创立以来历代爱豆的所有表演,都是现成的宝贵的示范。
如果把舞台类比成一场考试,那么前辈的表演就是考前必刷例题。
尽管因为同质化严重,刷起来非常枯燥,但每道题又各具特色,不能轻易舍弃。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韩舞是为了打歌而创造的,每一支舞的编排都与歌曲的概念和主题密切相关,动作和神态通常也会跟歌词一一呼应。
同样类比一下,就是每道例题的题干都有各自的解读方式。只有通过大量刷题,量变引发质变,摸透解题规律,将来才有能力解答自己的题目。
姜昭辰早年出于兴趣学了太多东西,在练这种大杂烩一样的舞蹈时,反而成了负累。
每次要做一个似曾相识却又面目全非的动作时,都感觉有无数个舞种在他的身体里打架。为了战胜根深蒂固的肌肉记忆,四肢都变得很叛逆,看起来各有各的想法。
这种情况跟无基础的人还不一样,姜昭辰不需要别人帮忙扣动作,但却要堆更多的时间来修正自己之前的习惯,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至于走位,对于从小就得适应集体生活、课间要排操、开学要军训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刻进DNA里的种族天赋,根本不算个事儿。
另外,韩舞的特别之处在于更注重镜头表现力。群舞要协调一致,舞者的神态更加细致多变,在不同范围、角度和距离的镜头下还要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些也属于姜昭辰的知识盲区。
为了更好地扒舞,姜昭辰决定直接上手学编舞——研究前辈和舞室的舞台,拆解动作表情,再分析它们是如何进行意义表达的,最后按照歌曲和主题分门别类地做好笔记。
搭建好体系再从中抽取要点,总比一个一个地死记硬背强多了。
下午的课是声乐,老师先测了他的音域,又听他清唱了一首歌,就知道他一定接受过长期的系统训练了。
姜昭辰音域宽,音色清透,辨识度很高,辅以后天的发声训练,歌声中呈现出天赋与努力交织的无与伦比的美感。
声乐老师在掌声停歇下来之后才发言:“在技巧上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跟着前辈们一起学学韩语歌就好。”
Seventeen未来的另外两位主唱,李硕珉和夫胜宽,都是专业出身,相比其他练习生,更能体会到姜昭辰的实力。
他们都是因为歌唱能力被招进来的,尚且经常被老师训,新来的忙内却能得到她如此高的评价,心里难以抑制地感到酸楚与焦躁。
但另一方面,人人都有慕强的本能,学音乐的人更是拥有挑剔的耳朵,无法抵挡姜昭辰这个级别的声乐魅力。
这种百转千回的少年心事,尚且稚嫩的两个人都说不出口,只是默默地关注着姜昭辰。直到多年以后,两个人都脱胎换骨、蜕变成独当一面的大主唱时,才坦白交代。
其他哥哥还或多或少地有些同感,姜昭辰本人却十分意外:“原来当时哥哥们对我的感觉这么复杂吗?可是我也很喜欢听你们唱歌啊!”
战争贩子夫胜宽又开始“挑事”制造综艺效果,当然,他本身也很好奇:“那在我们两个之中,你更喜欢哪个?”
姜昭辰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端起水来:“哎~道兼哥的声音像夏天的冰镇汽水,胜宽哥的声音像秋天的热可可,都这么好听,我怎么选得出来嘛?”
:问问问,成天就知道问昭昭更喜欢哪一个
:日常争宠罢了
:他们是有什么14更喜欢谁、谁就赢了的内部竞赛吗?
:太卷了,这都要卷
:我倒觉得他们就是喜欢看昭昭端水时的样子
:没错没错,那种无意识的撒娇!
:多来点儿,我也爱看
:你们次人别太爱了
:细思极恐,他这13个哥哥该不会全是姜糖吧?
:姜糖是啥?
:姜昭辰的粉丝名
:也不是不可能啊,毕竟是韩娱爱豆内部投票永远稳居榜首的爱豆,江湖人称“爱豆中的爱豆”
:我不同意,他们明明是双向奔赴!
:行了,差不多得了,都老夫老妻了,还争这些[狗头叼花]
:说什么呢,还在打情骂俏热恋期哈,小情侣的事你别管[狗头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