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鱼游风中 > 第36章 第36章 人心

第36章 第36章 人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又过了一个月,桃源郡内大大小小的匪患基本被肃清了。司炎融和风极渊联名给朝廷写了一封长信,如实地叙述了一下剿匪经过和整治当地官场的情况。接下来便是等待,等待朝廷的圣旨到来,不出意外的话圣旨内容应该是令他们班师回朝的。

这一天,晨光将天空渲染成一片淡金色,司炎融和风极渊正坐在城楼上闲聊。两个出色的男人,这段时间合作的很好,如果不是因为某些不可否认的现实原因,他们或许能成为知己。

远处军营里传出振聋发聩的喊打喊杀声——官兵们正在操练。这种声音,百姓们听了会觉得安心,漏网的贼匪听了会觉得心惊胆寒。

有人来报告说窦大宝和他带来的两百多人在一夜之间跑的无影无踪,种种追踪痕迹表明,他们去了西岭城。

“安王有反叛之心的传言已经传播了好多年了,如果是他派人来做某种试探的话也不是不可能。”风极渊手中掌握着过硬、过密的情报网络,他对这件事情的发生感到并不意外。

“跑了就跑了吧,如果窦大宝继续做匪,就让未来的郡尉去灭了他。”在司炎融看来,窦大宝他们就是安王派来的——他们无非是想趁机打入我的军队做奸细而已,这帮人确实挺狡猾的,当预感到计谋会落空,他们就跑了。

风极渊:“本地官兵通过这些日子的积极训练,上面再派一个好点的郡尉过来,他们将来必能成为一股有用的力量。等新任的郡守来了,我就可以放手不管了。”

司炎融问:“依小风大人看,这安王会不会造反?”

风极渊回答:“依我看,他不是会不会造反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造反的问题。”

司炎融:“小风大人,因何笃定安王一定会造反?”

风极渊:“凭直觉猜测而已!”

司炎融又问:“那你再凭直觉猜一猜,安王什么时候会造反呢?”

风极渊:“按照我的见解,妘肆不会在这个时候造反,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他还没有准备好。如果他这个时候突然造反,只能说明一点:他是个十足的蠢货。”

还有一句话,风极渊没有说,那就是各方面造反条件都还不成熟。

先来了解一下安王——妘肆,大商国皇帝的远房表亲,他祖上为大商国的建国立过战功,因此才被封了王。从安王这一爵位的继承历史来看,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这里是指权势和影响力。整座安王府的历史,直到妘肆父亲这一代,都是一部藩王没落史。

妘肆天资聪颖、风流倜傥、能文能武,继承安王爵位时已经二十多岁了。据说他的母亲是王府的婢女——连个妾侍都不是,生母身份低微,这一点经常被人在背后诟病。因为老王爷的其他儿子都没能活到成年,他这个庶子便捡了便宜。

自从当上安王之后,妘肆开始重视面子问题——他的王府太破旧、太小,连民家土财主的宅子都比不上。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和他的父辈们不同,他有一颗进取的心。

没钱扩建王府怎么办?那就去敛财啊!王府周围都是民宅,无法扩建怎么办?那就想办法不花一分钱,就让周围的老百姓都搬走啊!

像妘肆这种有智商的人想敛财,只要放下良心,一心钻进钱眼里,那手段便多的是,这里就不细说了。

举一个扩建王府的例子:这个办法是妘肆自己想出来的,他暗中经常派人到王府周围去纵火,并让人散布谣言说是鬼火。王府附近的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时间久了,许多人就搬走了。后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安王府也着火了,扑灭火势之后,妘肆上表朝廷要求重建自己的王府。因为,按照大商律,私自重建或者扩建王府都是违法的。可是现在,安王府被烧毁了,你皇帝不能不让人家重建家园吧?就这样,借着重建的机会,安王府趁机向外扩张地基,达到了扩建的目的。

许多地方官员都向朝廷弹劾妘肆私扩王府,都被妘肆在中央的那些朋友给压下去了。这就要提到妘肆的另外一面,他热衷于用钱结交各路官员和皇帝身边人——你一个藩王,不安分守己地养老过日子,这么积极地活跃在官场中,是何居心?

如果仅仅是以上这些事情就说妘肆有谋反之心,还有些勉强。下面这件事情,可以证明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妘肆多次上表朝廷要求增加自己的卫队人数——嫌两万人太少。理由是自己作为一方藩王,有责任帮朝廷分忧——为了维护一方安宁,需扩充卫队。

问题是,两万人的卫队,真的不少了,比得上两个郡的地方官兵人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