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朝廷这一次必须派兵彻底打击猖獗的山贼,将桃源郡地方政府和老百姓从苦海中解救出来,还西南一片清澈明朗的天。
“听说桃源郡郡守都用上了焚香祷告的手段了,此时若不‘天降神兵’将那些嚣张的山贼一网打尽,天子的威信何在?而且我昨夜卜了一卦,得师卦,大吉,宜出兵。”无疆国师说话了,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妘诵皇帝心想:“这个老家伙上朝时向来喜欢沉默寡言,他喜欢以一个聆听者的姿态站在朝堂上。今天难得开尊口,却正合朕意。”
风丞相附言:“国师说的有理,既然占得的吉兆,陛下当立即派一支雷霆之兵一举扫灭桃源郡内的山贼。”
“臣等附议!”
声音统一了,这下就好办了,下面就是派谁领兵去剿匪的事。有人建议派大司马大将军亲自带兵前去剿匪。国防部长兼军事委员会一把手,亲自带兵到地方剿匪?这一建议虽然有大材小用的嫌疑,但也赢得了包括司炎融本人在内的绝大部分朝臣的赞同。
司炎融突然被加官进爵,他若不做出点成绩出来,恐怕难以堵上部分有非议的人的嘴。为什么要说“部分”呢?因为一个人即便立下盖世之功,恐怕也无法让所有人都对他满意。
而且,这么多年没有上战场了,司炎融也有点手痒。就像一个喜欢练剑的人,因为某种原因放下宝剑许久了,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可以重新拿起宝剑的机会——兴奋,是自然而然的流露。
风擎苍丞相说:“臣建议陛下派大司农风极渊一同前去,陛下可以给他挂一个临时的职位——监官,让他陪同大将军前去桃源郡剿匪。”
顿时,部分官员大哗——丞相如此建议,是何居心?
风丞相的拥护者和嘴替,官员甲出列说话:“桃源郡现任郡守是太子提拔的人,这个人的问题只有两个字——无能,他不仅缓解不了匪患的事,地方财政更是年年赤字。小风大人担任大司农以来做出来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个有能力又用心的人,这种官员当给他更多的历练的机会,而且剿匪之后也可以顺便整治一下桃源郡的亏空问题。”
有人发出迟来的反对声音,说小风大人一天官都没有当过就突然被任命为国家财政部长了——踩着祥云登天也不能升的这么快。
官员乙:“二殿下以前也没有担任过什么职务,陛下直接任命他做郎中令,有什么问题?这只能说明陛下圣明!”
提到二皇子妘远,他此时就在靠近门的位置站着。妘远被任命为郎中令——中央警卫局局长,也就是这两天的事。这位也想随司大将军前去剿匪的人这会儿只能轻轻叹一口气了。他那位皇帝爹派谁去帮着剿匪,这会儿都不能把他派出去。
官员丙出来说:“做人做事总有第一次,我听说司大将军手下有些将领没有带兵上过战场,因为没有机会。没有平台,何来展示能力的机会?臣以为小风大人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建议派他随大将军前去剿匪。”
君臣在这议论半天政事了,怎么不见太子妘煜出来参政议政?他刚才还被官员甲嘴了一句。
太子妘煜代天子巡视天下去了——彰显天子权威,监察地方政府行政、军事等事务,考察民生等。这个活过去多是风丞相去干的,今年他用年老体衰、不堪舟车劳顿为由,拒绝接受皇差。
最终,妘诵皇帝想了想,说:“好吧,大将军领兵五千,前去桃源郡剿匪。大司农风极渊以监官的名义随行”
风极渊呢?位于朝臣班列里的他此时只能做一件事——跪谢,表忠心。
风擎苍丞相为什么要举荐自己的儿子随军前去剿匪?个中复杂的原因大概只有他自己能说的清楚。总之,目的不单纯。
题外话:皇帝派自己的财政部长随大将军下基层剿匪,这合理吗?合理!原则上,上到丞相,下到普通的宫廷侍卫,只要被皇帝选中,都可以被委以剿匪任务——这是属于皇帝的至高无上的特事特办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