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母骄傲地说:“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多呢,我做的肉包子,菜包子,梅干菜包子,豆梅馒头,年糕,馓子,果子,藕饼,肉圆更好吃呢!巧妇难无米之炊,我发挥不出来。”
林母身上有着浓重的年的气质和味道,她十分重视大大小小的节日,每一个节日都虔诚地过,这些都是她的妈妈教给她的。林千星觉得,林父林母就是他和林涧的年!林千星虽然不懂什么是年,但他感受到了仁兴村年的欢乐氛围,平时死气沉沉的村子活了。他一直咯咯地笑,林千星的快乐,林涧感觉到了,他也跟着他笑。林母赶集给他俩买了新衣服,穿上活像两个福娃,看着非常喜庆!小孩子们眼中,过年的街市,那才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地方,也是全世界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最快乐的地方!那是所有小孩子最向往的梦!
年三十的团圆饭,被林母做出了花来。如果不是食材有限,满汉全席,林母都能整出来。但这也已经很好了,林父林母把赵奶奶和苏玺叫过来一起吃团圆饭,赵奶奶喜笑颜开,也算过了个团圆年。贴完春联,挂上灯笼,年的氛围,烘托到了顶峰,古老的村庄变得十分喜庆漂亮,就像一个穿上了新衣服的孩子,它在迎接春节的到来!
年三十晚上从六点开始,全国鞭炮声没断过。
林母:“这一摆置,全国给他摆置多少钱?”
林父:“你心疼的,你看,天都放红了。”礼炮声,烟花声,小鞭炮声,应有尽有,林母林父一听到烟花声就抱着孩子往外跑。
林母父:“真漂亮啊!”
林母:“可漂亮了!”林千星看着烟花笑的可开心了,任何事物在他眼里都会无限放大,每个烟花像液体一样蔓延,膨胀成大海一样的无边无际,疯狂生长,一直一直地燃放下去,无限开花,永不停止地绽放!
因为有了这两小家伙,今年过年,家里的氛围欢乐了很多,不再是往年老两口面对面的凄凉。邻村也花火一片,林母望向村头的远方,年三十的路上,回家的那辆车在爆竹声中前行,是什么样的心情?林母心里想着。烟花落下了,林母怕孩子冷,赶紧抱进屋,一转头,赵奶奶也抱着苏玺站在屋檐下看着远方。林母心里想:幸亏还有苏玺。四面八方都是烟花爆竹声,鞭炮声直到凌晨都没断过,放了整整一夜,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又连起来,接着放。中国人过年的喜庆氛围浓烈的无需渲染。
大年初一,那个傻子最高兴了挨家挨户散财神,庄上玩麒麟,跳花船的,串门拜年的,很是热闹,年初二村里来了戏班,搭起了戏台,一直唱到初五。戏台下,大家又说有笑,嗑瓜子唠家常的,拜年的恭喜的,总之说的全是吉祥话儿!
当然也有认真听戏,林千星听的十分入迷,幼小的心灵深深地被传统文化震撼了!林千星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吃完饭就拽着林母去听戏,从头听到尾,比大人都坐的住。林母觉得林千星长大肯定也是个戏痴。迷上戏剧后,林千星觉得每个人说话都带着戏腔,戏就是话,正常声音全成了戏,这也是一种享受!所有唱戏的演员中,林千星最喜欢林楠竹。林楠竹没念过书,一个字不识,但她戏文都会唱,很难记拗口的她都会,很多早已失传的元曲戏文,她也会唱。她虽然不识字,但她全背了下来。
最喜欢过年的是老人与小孩,过年以后,留下的,也只是老人与孩子,家里有青年外出打工的,最难过的就是老人和孩子。年青都打工了,剩下的都是没有梦想只剩生活的人,或者不知道生活是什么的人。
林父常说:“哎,老啦,给这些小孩赶也赶老了,要是再给我年轻二十年,我什么也不顾,只管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