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算是野地,土没有松过,非常紧。严夏央先在旁边挖了一些出来,敲打松散后将碎土铺进花盆底下。然后又小心地将花株挖出来,保留好根系,移栽进花盆,最后再加上些碎土覆盖,压实,新鲜的野花盆栽便完成了。
卫初桐也不嫌土会脏了衣服,捧着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高高兴兴往家走。
阳春三月,万物苏醒,早生的蟋蟀已经开始叫了起来,在旷野里此起彼伏地相互呼应。这晚月亮半遮半掩地躲在云层后面,星星一颗也不见,路上光亮很弱,周遭荒无人烟,但因为严夏央在身边,所以卫初桐一点也没害怕。
倒是因为捧着一盆花回家,把刚运行完算法,拿到调优结果后出房间溜达的周媛丹惊到了:
“这么晚你们上哪儿买到的花?镇上开了花店?”
镇上当然没开花店,只有赶集日的时候去集市上,运气好能碰到农民带来自家种的花散卖。
卫初桐炫耀般地将花凑近周媛丹眼前:“好看吧!我们去野地里挖来的!野生,谁捡到归谁。”
周媛丹:“......”。
四月份的时候,临近小镇中心的一个村里,有个废弃多年的老鱼塘,塘主回乡了,打算在老家定居,要把鱼塘拾掇起来,准备正经养鱼。
养鱼不比其他,密度大的时候鱼容易生病群死,所以开始之前要先将塘水排干净,撒上生石灰和杀菌剂,进行全面消杀,保证鱼的生存环境。
老鱼塘废弃很久了,水却没有干过,里面肯定有很多鱼。大鱼旁人不指望,是塘主的。小鱼却没人管,主人家捞完自己要的大鱼后,按照镇上惯例,会开放给周围邻居半天的时间,任他们自行打捞,各凭本事。
这算是老传统了,小鱼没什么搞头,老人们懒得下水折腾,去的多是镇上的小孩子。卫初桐从邻居阿姨口中知道这个消息后,拉着严夏央兴致勃勃地买了个小抄网,又从家里提了个水桶,雄心壮志要抓满一整桶的鱼。
结果两人到了水塘边,看到整塘都是六七八九岁的小孩,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跑得水花四溅,泥水洒得到处都是的场景后,谁也不愿意下水了。
但也能看到鱼。许是鱼塘中间的地方孩子们太闹腾,反而将小鱼吓到了岸边来,卫初桐和严夏央挑了一块僻静处,能看到鱼群静悄悄地躲在一处水坑,密密麻麻,一动不动。
卫初桐将抄网的伸缩杆拉到最长,试探着朝鱼群举过去。
差了一点点,虽然能够到,但是下网的方位不好,容易跑鱼。
于是换手长脚长的严夏央来。
严夏央无奈但配合,接过抄网,先熟悉长度和重量,然后瞄准鱼群,眼疾手快地下网——收网——放入水桶。
卫初桐探身往桶里一看,竟然一击抓了几十条!
瞪大了眼睛敬佩地看着严夏央,无声赞叹:你也太厉害了吧!
严夏央哭笑不得。
只是这一网下去以后,惊了水,鱼群都跑光了,两人没再恋战,提着桶回家。
本来想让王姨做小炸鱼吃。结果回家后仔细一看,竟然都是鳑鲏,还有几只虾,一只小螃蟹。鳑鲏很漂亮,阳光下身上的色彩变幻,竟然是彩虹色的。
卫初桐又舍不得了。于是因为这点鱼,硬生生在院子里砌了个假山鱼池,给它们安了家。
糯米团玩得野了,以前还很喜欢缠着严夏央,现在也不缠了,每天神出鬼没的,除了食盆里的罐头和粮规律减少证明它还活着,其他时候很难见到它。
但因为家里添了新鱼,倒把这小胖猫又吸引了回来。天天作狩猎状趴在池塘边,或是假山上,看着水里游来游去的鱼群,总想抓几只出来尝尝,却总是湿了爪子和猫毛,连点鱼鳞都没碰到。
五月的时候,周媛丹第一次主动说要离开镇上,去H市参加一个科技论坛。她有好些问题,想跟论坛里的一个技术大佬当面交流。两位阿姨则请了年假,要一起回家探个亲。
卫初桐和严夏央在家里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