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原两眼放光,小心地把酒葫芦收了起来。
白仙贝十分自豪:“这酒是不是特别厉害?这可是俺们丐帮的秘酒哦!”
徐然感激得想落泪。她都不是万事屋的人,竟然也能收到这么厉害的酒葫芦!万事屋的大家真的太好了!
人到齐了,林清原喊来小二,又续了一桌菜。
趁着白仙贝和成柳吃饭,她把她收集和推测出的信息都讲了一遍。
新记明在目前已知的线索上进行补充:
“我今天只查了一件事,那就是十四年前的府尹灭门案。
“府尹灭门案发生在丰城,我原打算去丰城一趟,但是在办路引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从丰城迁居到原城的商户。经过我的调查,这商户是曾被巨侠约战的其中一家的远方亲戚。
“我顺藤摸瓜,在城内又找出了几家与巨侠约战之事有关的人家,这些人遍布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乍一看彼此间似乎毫无关联。但是如果再往前挖,就能挖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府尹灭门案。
“他们的远亲、朋友、邻居,正是被巨侠约战的对象,而巨侠所约之人,在十多年前,都与府尹关系紧密。虽然也有几人没有调查出与府尹的关系,但是他们当年所在的行当,恰恰是驿道、钱庄这一类的。”
成柳了然:“运输人马、钱财转移。”
白仙贝长吐一口气:“果然府尹的事是有人做局啊。这种传言在丐帮里很火。那么丑巨侠的行为也能解释了,确实是寻仇。”
林清原问:“丐帮对府尹灭门案很关注吗?”
白仙贝答:“准确来说,丐帮关注的是立太子的风向。”
成柳接过解释:“丐帮混迹于市,三教九流的消息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原城虽为天子脚下,但是府尹所居地是在丰城。”
徐然问:“那这和立太子有什么关系?大街小巷对于立太子的猜测有不少,但基本都集中在大皇子和二皇子身上,说大皇子虽为长,却生母地位不正;而二皇子年岁稍小,却为正宫所出,且已作出许多功绩,胜面更大。”
白仙贝猛地一拍桌子,一口闷完了一杯酒:“说的就是这个功绩啊!”
众人看着因为喝酒而小脸通红的少女,一时间集体陷入了沉默。
只有成柳对白仙贝的新形象接受良好,他竖起大拇指:“小师姐爽快!”
林清原晃了晃桌上的酒壶,大惊道:“你什么时候把一整壶酒都喝光了?!”
白仙贝潇洒地摆手:“打打牙祭!”
她盘腿上榻,竖起手指,打了个酒嗝,说道:“且容我讲。
“上回书说到,当今圣上年岁已高,膝下几位皇子皆已长成,个个龙章凤姿。‘立太子’一事,成了朝堂上下、江湖民间最热闹的谈资!而几位皇子间,风头最盛的,莫过于大皇子和二皇子了。
“先说这大皇子——十四年前,江湖上闹出一桩惊天大案,那‘府尹灭门案’震惊朝野,凶手‘巨侠’狼子野心,默声逃窜。大皇子临危受命,虽未能将其缉拿归案,但此后兢兢业业,体恤百姓,民间皆赞他‘敦和宽善’,是个仁厚之主。
“再说那二皇子——他乃皇后嫡出,起初并不显山露水。可十年前,‘巨侠’再掀风波,二皇子亲自挂帅,调兵遣将,以雷霆手段将其围剿,一战成名!此后民间暴乱频发,二皇子铁腕镇压,迅疾如风,江湖人称‘杀伐果断’,威名赫赫!”
白仙贝倾倒茶盏,用手指沾取茶水,在桌上画了一个问号。
“如今这二位皇子,明争暗斗,势均力敌。可偏偏那‘巨侠宝藏’的传言始终未散,江湖中人议论纷纷,都说二皇子当年剿灭巨侠,未必没得些隐秘好处……如此一来,二皇子的声望,倒似更胜一筹,隐隐要压去这‘长幼之序’!”
她拍手合掌,声震人心。
“诸位看官,您说这太子之位,究竟会落于谁手?是仁厚宽和的大皇子?还是杀伐决断的二皇子?且听——下回分解!”
“好!”
成柳捧场之极,不仅将作完生动讲述的白仙贝夸的天上有地下无,还翻手一变,拿出了一根糖葫芦,喂给了她。
白仙贝晕乎乎地吃下糖葫芦,脑袋上瞬间冒出了糖葫芦装饰,可爱至极,像是专为糖葫芦代言的福娃。
林清原做了总结:“目前来看,最为通顺的故事逻辑走向,就是替巨侠正名,还原府尹灭门案的真相。此时太子之位高悬,如果我们能放出府尹灭门案和江南盐商灭门案的消息,自会有人抓住机会,尽力相争。”
敲定了接下来的行动,几人便再次分开,潜入市井,搅起江湖浑水。
不过林清原在找到刷任务的比利后,心下有了别的打算。
她去见了绿夫人。
绿夫人见到林清原前来,还以为是得知了巨侠的下落。却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难掩失落。
林清原邀她:“不若同我去杏花村,见一见那个书生?”
绿夫人自嘲一笑:“妾十数年来,自是什么人都找过、什么人都见过,且不说巨侠习武,哪怕是毫不相干的小厮、说客、甚至是药人,都不肯错过。可是见的越多,希望越小。妾实在疲乏了。”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别生死,千里相望。”
林清原的话让绿夫人低下了头。
良久,她道:
“罢了,既已查到这个份上,我便再走一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