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谢过后行礼告退,只留明益钧一人坐在空旷的正殿里。过了良久,他低声叹息。
“母妃,快了,钧儿会给你报仇的……”
太后病倒了。
太后自新帝等极后身体便每况愈下,近一年多来已是不太好,经过这次惊吓,更是彻底卧床不起。李秋实带领众妃嫔探望,却被太后拦在门外,只有周清婉被允许进入慈宁宫内。几日后太后情绪逐渐稳定,才允许后妃侍疾,但仍禁止安嫔和王婕妤两位宫女出身的嫔妃进入慈宁宫。
“太后这是吓破胆了啊,可见人真不能做亏心事。”李秋实兴致勃勃地看戏,边看边与系统闲聊。太后戕害先帝顺嫔的流言早已流传到宫内各个角落,而太后拒绝宫女出身宫妃侍疾的行为更是坐实了这些流言。
至于为什么能传开太后的流言,当然是某位大孝子也出力了呗!
周清婉不甘心流言四散,推开阻拦的宫人,闯进坤宁宫。
“皇后娘娘总管后宫,竟然连个流言都制止不了吗?若是管不好这后宫,不若将这凤印交出来!”
“啪”地一声,她的脸上挨了个巴掌。周清婉怒目而视,李秋实拿出手帕,仔仔细细把手擦净,而后把手帕扔给了身旁的宫女。
“淑妃还知道本宫是皇后啊。怎么,说本宫管不好这后宫,是觉得你能管好吗?”
淑妃嘴唇翕动,又见李秋实把手指竖在嘴唇上,做出噤声的手势,明明怒气冲冲,却还是不自觉地闭了嘴。
“淑妃不妨猜猜,为什么本宫身为皇后,都控制不住流言?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淑妃有这个闲心在本宫的坤宁宫撒野,还不如问问你的好姑母当年都做了什么。”
看着怒目而视的周清婉,李秋实挥挥手,秋白、秋韵两人就走上前把周清婉架住。
“念在你担心姑母的份上,本宫这次不追究你不敬皇后之罪。滚吧。”
于是满宫皆知,淑妃因为不敬皇后,被架出了坤宁宫。
皇后不追究,不代表皇帝不追究,当天夜里,明益钧就下了圣旨,淑妃不敬皇后,禁足半年,罚俸一年,抄写宫规千遍。慈宁宫里的太后听到消息,生生晕了过去,而后病得更重了。
太后重病,宫中闹鬼不歇,周首辅上书恳请皇帝请高僧入宫度化鬼魂。皇帝应允,可旬日过去慈宁宫都被佛香腌入味儿了,也没见闹鬼之事停歇。
周清婉最终再没有见到太后。一个半月后,太后病逝,死时怒目圆睁,手好像是在指着什么,死不瞑目,形状惨烈,伺候其多年的心腹嬷嬷因此落得侍候不利之罪被处死,扔进乱葬岗。皇帝仍未解开周清婉的禁足,直至太后入葬,她都未曾得见最后一面。
太后死了,还是被曾经害死的人的冤魂吓到重病而死,此事京城已经无人不晓。但终究是太后薨逝,天下需戴缟素,一切礼仪也终不可废。礼部就太后谥号产生争议,最终由皇帝确定为顺,冠先帝谥号后称孝顺简皇后——太后蔑视皇帝生母,轻而易举地杀死她,最终却用她的封号作了谥号。
这是赤裸裸的羞辱。若非本朝惯例不用恶谥,明益钧为表示孝敬嫡母无法破例,可能她真的会被冠以恶谥。
孝顺简皇后的灵堂前依旧风波不断。
宫人在灵前烧纸,火都落在了纸上,就是着不起来,手忙脚乱间瞥见香已经灭了——可是灵堂内并没有风。宫女当即尖叫。夜晚,李秋实被叫醒,一个小宫女连滚带爬地跑到她面前,跪地求她救命。
“娘娘……灵堂……灵堂里有……有女人的笑声……救命啊,娘娘救命啊!”小宫女目光呆滞,神情恍惚。
但是求皇后救命又能有什么用呢?桩桩怪事出现得明明白白,宫正司也什么都查不出来,仿佛白衣女鬼并未因灵异事件主角的死亡而得偿所愿,宫内也依旧人心惶惶。
直到这天早朝,有言官上书。
“启禀陛下,臣听闻近来宫中异事,以为应追封先帝顺嫔为皇后,以安亡魂怨气,使孝顺简皇后得安稳入葬。”
明益钧当即依言官之意,追封生母为孝贞简皇后,重备随葬品,移入先帝陵墓,从下旨到安排人手,堪称雷厉风行。而旨意下达后,白衣女鬼再未出现。
李秋实除了稳定后宫基本纪律外,全程和系统在旁边啃瓜,连系统也不得不感叹,明益钧这一手,当真是狠呐。
“感谢皇帝带飞,送我过完一大截进度!”太后死了,还是带着谋害宫嫔的恶名不干不净地死了,周家靠山便彻底倒了一座,离完成任务又近了一步的李·猹·秋实开心极了,满足地放下瓜,并在心中许下诚挚的愿望——希望亲爱的皇上继续努力铲除周家势力,为她完成任务减轻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