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皇后做事朕很放心,朕相信瑾瑜会安排好宫人出宫一应事务。”明益钧说着,拉住正欲行礼离开的李秋实,“难得来乾清宫一次,瑾瑜陪朕一同走走吧。”
李秋实能说不吗?当然不能。
帝后出行,旁人避退,二人漫步在御花园中,时逢仲夏,草木青葱,花繁似锦。二人时走时停,又是还在小亭子里坐上一会儿,待要离开时,日将西斜,帝后二人沿中轴线漫行,先至坤宁宫。
“瑾瑜且回宫,不必再送,朕晚上再来看你。”
李秋实行礼,等待皇帝离开。到了晚上,二人共餐同眠,夜半尚有轻语声,倒似帝后间温馨和乐。
翌日晨省后,李秋实便着手安排大龄宫人出宫。
大龄宫人出宫,首当其冲便是六尚。六尚女官大多不愿出宫,便只需在宫女中提拔几位即可,此后满二十五岁的宫女皆出宫,由在宫内有一定年份的老宫人带领刚被采选进宫简单训练后安排进六尚的新宫人,若有人手不足,再从空置宫殿调派人手。如此运转五天后,经六位主管女官汇报,确认此方法可行,再逐步由其他热灶推至冷灶,逐步扩散至全宫。宫令发出后,淑妃的承乾宫当即便碎了一套青花瓷茶具。
“听说瑾瑜你近日在安排宫人部分出宫?”再带领妃嫔去慈宁宫时太后出言询问。
李秋实的回应无懈可击。
“回母后,确有此事。儿媳见宫中冗员过多,用度浪费甚巨,便思量着,若是遣散大龄宫人,便既可猜测冗员减少花销,又可放久在宫中的宫女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当时一举两得,便请示陛下,得陛下准允后方行遣散之举。”
太后喝了口茶,放下茶杯,又提出问题。
“这慈宁宫里老人服侍哀家已有诸多年月,哀家不舍得放她们离去,她们也不愿离开哀家。寿康宫的老妹妹们也与哀家求情,不忍与多年忠仆分离。瑾瑜可否放手通融?”面目慈和,语气担忧,一副为人着想的态度。
“母后言重了,儿媳断不会夺母后所爱,寿康宫诸位老娘娘及诸位妹妹身边人的去留皆由众人自主决定,儿媳定会根据她们的决定放人。”
太后笑了,“如此甚好,遣散宫人乃皇家施恩,万不可因此引发矛盾。”
妃嫔散去后,系统的电子音就带着幸灾乐祸响起来了。
“怎么样怎么样?做好应对暴风雨的准备了吗?”
若是心情能具现,李秋实的头顶必然有一串省略号。
“别幸灾乐祸了,我的任务是否完成不也关系到你的业绩能不能达标?你也给我做好上工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