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应允:“既如此,本宫便信你一回。但愿你所言属实,一切都是为了皇家子嗣着想。”柳如烟心中松了一口气,谢恩后退出皇后寝宫。
接下来,柳如烟开始紧锣密鼓地运作。
她一方面安排人在宫中散布淑妃当年的罪行,让众人对她的人品产生质疑;另一方面,她亲自找到皇后养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四皇子的处境告知。皇后养子听后,义愤填膺:“柳母妃,您放心,我定不会让淑妃得逞。四皇子是我兄弟,我自当护他周全。”
时机成熟后,柳如烟求见皇帝,将淑妃的罪证呈上,同时让皇后养子也在一旁为四皇子求情。
皇帝看着手中的证据,脸色阴沉得可怕,怒视淑妃:“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害皇嗣!朕念你多年陪伴,未曾深究,你却不知悔改,还妄图染指四皇子,实在可恶!”
淑妃吓得瘫倒在地,脸色苍白如纸,拼命求饶:“皇上,臣妾冤枉啊!这都是有人陷害臣妾……”
皇帝冷哼一声,根本不听她的辩解:“来人啊,将淑妃贬为庶人,打入冷宫,没有朕的旨意,不许踏出半步!”淑妃被拖下去时,眼中满是怨毒,死死地盯着柳如烟,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
解决了淑妃这个心头大患,柳如烟又将注意力转回四皇子身上。
她向皇帝提议,让四皇子拜大儒为师,专心学习治国安邦之道,一来可以远离是非,二来也能提升他的学识与能力,为日后的朝堂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皇帝经过深思熟虑,觉得柳如烟所言有理,便采纳了她的建议。
四皇子得知此事后,对柳如烟感激涕零:“柳母妃,多谢您为儿臣所做的一切。儿臣定不负您的期望,努力学习,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柳如烟看着眼前这个稚嫩却坚强的孩子,心中满是欣慰:“皇子不必言谢,你只需记住,要做一个正直善良、心系天下的人。”
经此一役,四皇子暂时脱离了危险,柳如烟在宫中的威望也有所回升。
然而,她明白,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宫廷中的斗争从未停止,新的挑战随时可能出现。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柳如烟坐在凤凰台的窗前,望着窗外的星空,思绪万千。她想起了现代的奶奶,不知道奶奶现在病情如何,是否还在等着她回去。
又想起了原主的冤屈,虽然已经为她报了一些仇,但还有许多真相尚未大白。她深知,自己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必须在这深宫中继续坚守下去。
“主子,夜深了,您早些歇息吧。”青鸾轻轻为柳如烟披上一件披风,轻声说道。
柳如烟微微点头,眼中却透着坚定:“我知道,只是心中感慨颇多,难以入眠。这宫廷之路,真是步步艰辛啊。不过,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放弃。”
说罢,她握紧了拳头,仿佛在向这命运宣誓。窗外,夜色深沉,仿佛隐藏着无数的未知与挑战,但柳如烟已然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