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侯府千金,钓鱼升级 > 第74章 思虑

第74章 思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含昭站起身来,小跑两步,扑进陛下怀里。

抱着自己的父亲,竭力克制多日、从不敢让自己松懈软弱的谢含昭终于敢放声哭泣。

听见她的哭声,陛下也克制不住,抚着女儿的发顶流下泪来。

父女俩黑暗的殿宇之内,共同发泄着失去至亲的巨大哀痛。

良久之后,谢含昭终于止住泪水。

她抬起头来,噙着余泪看向陛下:“含昭知道父皇心中悲痛。但为了大越江山,为了黎民百姓,还请父皇保重身体,用些餐食吧。”

望着含泪的女儿,陛下终于点头:“……好。”

谢含昭打开食盒,将带来的食物摆上书案。父女俩就着些微灯火,用完了沉默的一餐。

饭后,陛下突然开口询问:

“那些朝臣们,是不是还跪在外面。”

谢含昭点了点头:“父皇要召见他们吗?”

陛下苦笑道:“朕知道他们想劝什么。可朕真的不想……”

不想,也不敢去面对太子已死这个可怕的现实。

谢含昭明白他话中未竟的意思。

如果可以选的话,谢含昭也不想面对这个事实。

但她更清楚,如果陛下再继续这样沉浸在悲痛之中,一定会出现更多的乱子。

这些天,后宫里已经闹出来不少的事端了。

几位高位妃嫔在陛下那里受了气后,变着法地折腾宫人撒气。原本太子妃还能压制住她们的气焰,但太子突然亡故后,太子妃的地位一下就变得尴尬起来。那些妃嫔、尤其是膝下有皇子的几个,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了。

太子妃避退东宫后,后宫里的一应事务就全都压到了谢含昭身上。

宫里暗流涌动,宫外也没好到哪里去。

朝上有一众臣子在,倒还算稳得住。但那些尚在封地的宗室王侯们可没人管制。

交了奏折却得不到回应后,听说有些人在自己的封地上也开始蠢蠢欲动地搞些小动作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谢含昭已经不能再装作视而不见了。

所以她勇敢地站了出来,主动承担了劝说陛下这样的重任。

见陛下神色中伤痛犹深,谢含昭不得不拿出她设想好的最终劝说话术来:“不管怎样,您总该让哥哥他入土为安啊。”

这句话终于触动了帝王的内心。

陛下脸上流露出难以克制的伤痛,眼角又溢出一串泪水来。

含昭说得没错。自己心里再难过,也不能继续这样沉沦下去。否则儿子的身后事……

想到这里,陛下抹去泪水,拍了拍谢含昭的手背:“好。含昭,你去外面叫人进来,替父皇收拾更衣。”

*****

见完朝臣,安排好太子丧仪的一应事务后,陛下挥退群臣,独自坐在书案前,开始思索后续事宜。

能够继承大统的太子已死,他总要开始考虑接下来立谁为储了。

陛下子嗣不丰,可真要再做选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余下的四个儿子都非嫡子,地位上倒没有太大的差别。

老三吴王,实在是过于平庸,毫无才干。若是天下一统,那在有贤臣辅助的情况下由他来继承江山,倒也不怕出什么岔子。可是现在北边还有个晋朝虎视眈眈,把皇位交给吴王,陛下实在是放心不下。

老五赵王倒是有些能力。但即使陛下对他多有偏爱,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性情过于急躁且不能容人,不像是个好料子。况且赵王前段时间才因为孙池的案件受了罚,要是立他为储,恐怕不能服众。

老六卫王,其实是有些像太子的。他性格比较温和,平日里喜好书画,虽然算不得多有实干才华,但胜在为人恭谨,从没犯过什么大错。只是卫王的硬伤也很明显——他的生母家世实在太差,加上他年纪小,要是由他继承宝座,可以想见以后一定会受人挟制。

最后是最小的七皇子。他和四公主一母同胞。虽然从平日的课业来看,这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他今年也才刚满十三,年岁实在太小。

若是放宽人选,太子膝下其实还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更是由太子妃所生,论身份地位都十分够格。但陛下的这个长孙年纪比七皇子还小,今年才刚十岁。

要是在两年前,尚未经历丧妻丧子之痛的陛下可能还对自己的寿数很是乐观。可如今遭遇连番打击之后,陛下骤然发现,他的身子居然开始变得虚弱了。

现在的陛下,已经没有信心认为,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再去从小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了。

想到这里,陛下握着他赐给太子的玉佩,忍不住再次流下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