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侯府千金,钓鱼升级 > 第63章 暗示

第63章 暗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五月下旬,越州驻军统领、云麾将军关正青上奏控告婺州守军内存在以次充好、克扣守军粮饷的问题。奏折内附有婺州当地粮价物价,还有近一个月的军营伙食情况记录,证据充分,无可辩驳。

关正青在奏折内将矛头直指婺州刺史黄桓,称其就算没有从中贪墨,也至少应负玩忽职守的罪责。

朝上因为关正青的这封奏折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议论,最后由陛下拍板,决定从兵部派出一名官员为巡查御史,领队前往婺州调查此事。

消息传到婺州后,黄桓在头疼之余竟然也松了口气。

关正青对婺州守军内部事务起疑这件事,他早就有所察觉。

只不过关正青为人谨慎,住在官驿的时候身边一直都有大量从越州带来的士兵护卫,外出时也都带着数名卫兵同行。

加上他跟谢怀雵一样,平时深居简出,如非必要很少参加黄桓等人举办的宴会,所以黄桓一直没有机会打探他究竟查到了什么程度。

因担心关正青查得太多,他还一度给对方送礼,试图把关正青也拉下水跟着自己一起做生意。无奈还没来得及多试探几回,关正青就因为在齐王府的宴席上受辱,愤而返回越州。

彻底失去对关正青的控制后,黄桓一度焦虑地睡不着觉。

现在这个雷终于炸了开来,不过居然只炸了一个闷响。

克扣粮饷和贪墨渎职这两样罪名虽然也不小,但跟他暗地里真正在做的那些事相比,确实也算不上什么。

而且针对关正青指控他的这两项罪名,黄桓也不是没有辩解挽回的余地。

他在递交给朝廷的请罪折子里矢口否认自己贪墨之事,只说是受了小人蒙蔽,有失察之罪。

接下去只要等朝廷派来的御史到达婺州,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替罪羊交出去,再跟陛下认个罪求个情,这件事差不多也就能糊弄过去了。

虽然损失是避免不了的,前途受损也是板上钉钉。但至少更严重的罪行不会被揭露,黄桓的损失不至于无法承受。

黄桓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扫干净其他事情的首尾,又安排好了顶罪的人选,终于稍稍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齐王府送出来的邀请函。

刚拿到这封只派给他一个人的邀请函时,黄桓心里咯噔了一下。

对这个突然返回婺州的齐王,他一直都是有些警惕的。这不仅是因为谢怀雵在金陵时一直受到陛下重用,更因为谢怀雵来了婺州这么久,黄桓都没能摸清楚对方的性情和行事风格。

要说这位齐王行事谨慎吧,可他能在自家宴席上直接跟关正青争吵起来,事后甚至连基本的体面都不要了,直接就宣布散宴。

可要说他张狂妄悖吧,他来了这么久,一直都跟婺州官员保持距离,从不肯多有来往。就连他的那个王妃,面对自家夫人几次三番的示好,也都各种装聋作哑,大有一副小心避嫌的姿态。

面对这样的一个人,黄桓心里如何不警惕?

不过齐王毕竟是齐王,对方既然下了帖子,在双方没有彻底撕破脸前,黄桓总归还是要捧着他的。

所以即使心中忐忑,黄桓也依旧准时赴约了。

齐王府的待客厅内。

侍女给两人上完茶后就全都退了下去。屋子里只余谢怀雵和黄桓两人,一时静得有些过了头。

见谢怀雵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茶水,黄桓也跟着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以此来平复自己紧绷的情绪。

谢怀雵饮了一口后没有马上放下茶盏,而是将杯子捧在手上,另一只手捏着杯盖,轻轻在茶碗边缘打圈:“前两天,关正青控告黄刺史的事情,本王已有所耳闻。”

黄桓差点被刚刚咽下去的茶水呛到。

这个齐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哪里有人连寒暄客套的话都不说,上来就直接讲这种事情的?

黄桓压下喉中痒意,连忙将杯盏放到一旁:“此事全因下官一时失察,所以才让小人钻了空子。”

“是吗?”谢怀雵将杯盖一扣,发出“啪”得一声脆响,听得黄桓心里都跟着抖了一抖。

他看着垂下头去的黄桓,舒缓声调道:“刺史大人不必紧张。那关正青是个什么样的人,本王心里十分清楚。他素来性情酷烈,要说他有意诬陷于你,那本王也不会感到意外。”

听到这话,黄桓高悬的心略微松了一松。

是了,这个齐王明显跟关正青不对付。恐怕他今天叫自己过来,也是有意想从自己这里入手,给远在越州的关正青使个绊子!

想到这里,黄桓拱手高呼:“殿下明鉴!”

谢怀雵摆了摆手:“你也不必夸我。我今日叫你过来,就是想问个清楚,你确实没有犯贪墨之罪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