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作业写完啦,吃肉!”
就算闫洋也觉得自家娘手艺好到连素菜都炒得香喷喷的,那也备不住除开中秋,每天都纯素啊!
“你就离不开那肉!”
边月把人瞪一眼,开始忙碌。
参考着搜到的教学视频,准备好一系列材料:泡好的干香菇,切碎的肉沫,蒜末,火腿肠,鸡蛋,现摘的韭菜等。
闫洋守在锅前,按照吩咐,把灶里火点燃。
边月锅里下油,先炒了一碗香菇碎。
再将蒜头、干葱头、几颗辣椒下锅,炸至金黄酥脆,胡萝卜、香菇、芹菜在里头炒出香味,最后放易炸糊的香菜,浇一勺米酒烹香,一盆水没过食材。
丢一颗冰糖,又加一勺盐。
等到汤汁煮到出现奶白色,生抽、老抽齐上阵,虾皮调味,煮开后盛到盆里闷出香味。
边月最后将米浆的配比改良,同样是用的早稻米,因为生长周期短,导致米质疏松、缺乏光泽,但不适合做饭的它,营养价值丰富,米香纯粹,是做粉的不二选择。
米粉的早稻米和水配比在一比一,而肠粉的比例在二比三,只需往里再多加现在重量四分之一的水。
准备就绪,锅里的热水烧得正旺,边月将之前做苕皮的簸箕拿出来洗干净,架上蒸架。
用苞米叶沾花生油均匀抹上,才不会让没红薯粉浆粘稠的米浆到处乱跑。
边月搅匀快沉底的米浆,舀上大半勺,均匀覆盖住簸箕,进锅蒸制。
赶在第三个簸箕进锅的时候,第一份肠粉已然熟透,泛着油光,薄得透亮的粉皮被刮下,紧紧贴在一块,带着纹路凸起,真倒符合它的名字。
接下来的粉浆进锅前,或是淋半碗鸡蛋液,或是搅一勺肉沫,切碎的火腿肠、成段的韭菜和葱花香菜点缀其间。
“我要加鸡蛋、肉、肠的!”
闫洋往灶里塞入一把秸秆,积极举手。
[肉沫香菇火腿肠粉。]
[招牌全家福,谢谢!]
[我想吃牛肉的!]
[火腿玉米。]
[要再来点生菜就好了。]
边月不断刮下刚做好的肠粉,又熟练地刷油浇米浆,等待片刻后,白净的粉皮。
“娘,吃!”
闫妍没找到桌子,这会儿蹲地上,将碗放在小凳子上,碗里的几条一看就弹滑的粉皮,沾上的酱汁,半透却是浓香。
勺子轻松将肠粉分开,送进嘴中。
“好吃!”
闫洋早迫不及待,等点好的肠粉下锅,他原先期盼的目光消退。
自己吃,咋这么舍不得放料呢!
但等吃进嘴里的时候,鲜而不咸的酱汁,底下的米皮爽滑,鸡蛋紧紧融合在其中,香味十足,细碎的肉沫不时带来小惊喜,更别说那细碎的火腿肠,在花生油的香气带领下,愈发出彩。
只可惜细细的肠粉,一条下肚,跟没吃似的!
“咋样?”
“好吃!滑溜溜的,好香啊,跟芝麻油香味是不一样的诶。”
边月这锅做好,转转酸涩的手腕,攒上一小盆的肠粉被灶的余温烘着,还保持着本身的香气。
给自己配上满满一碗,加香菇碎的,加鸡蛋液的,加火腿肠的,加肉沫的,淋上褐色的酱汁,顶上的油花是花生油的香气。
直播间灯光刚打开,这碗里的肠粉肉眼见的透亮。
筷子挑起粉皮,白、绿、黄、粉,丰富的配料滑落的速度赶不上边月的手速,黏糊滑溜,将酱汁保留在褶皱间的粉皮给她一个惊喜。
与米粉的爽滑格外不同,这一不小心就被筷子划拉开的粉皮,真薄如纸,早稻米那浓郁的米香,和丰富多彩的酱汁配合,互相映衬。
边月清晰感受到酱汁中香菜、葱头、芹菜霸道的香味,些许辣椒的香、香菇的鲜,回味中胡萝卜自带的清甜,是冰糖比不过的,要是再来一勺红剁椒,颜色好看的同时,层次更加爱丰富。
[吃播看够啦,该我们吃了!]
[呜呜呜,啥时候才能送礼物,咋还给人往外推的。]
满口鲜香,牙齿咀嚼间,韧弹的香菇碎,筋道紧实的肉沫,软弹的火腿,脆嫩的菜叶。
边月吃完一大碗,再次回归到锅前,按照弹幕的点单开始动作。
同米粉一样费时费力的肠粉,似乎没有米粉的操作方便,而且不一定能受到公社里的欢迎。
哪个在厂里工作的,吃一条肠粉就能饱?
几乎快用完一半的米浆,才把上月贡献榜前二十发完。
边月洗漱完躺炕上,闫妍坐旁边,按着不断抖动的胳膊,厨房里闫洋在收拾。
即便女儿的手力气不够缓和酸痛的胳膊,儿子收拾得叮叮当当,白天愁的问题都抛在脑后。
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
忙着掰苞米的几天,边月没空上公社,也不知道每天大街小巷中不断有巡视的人。
一连几天,直到消息下来。
“婶子,是真的!我上公社买报纸去,要买啥玩意不?”
林支竹坐在冯悦背后,晒成小麦色的人,眼睛亮亮。
更别提在学校的那几个老师,都给学生们放假,也往公社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