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啥,直播?能有工分不? > 第126章 东北大饭包

第126章 东北大饭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边月拿着盆和瓢,先放肉丁、土豆泥、撕好的茄子,加上鸡蛋酱和前些天和辣椒油一起做的柿子辣椒酱,搅和均匀再蒯一大勺米粉,同葱花、香菜、青椒搅拌好,用大白菜叶包起来。

闫妍原本盘坐在炕上,这会儿睁大双眼,伸出双手,想接过那赶上她半个头大的饭包。

“能吃了不?你哥都不一定能造完!”

伴随着清脆的菜叶断裂声,边月结结实实咬下一大口,丰富的层次,多样的口感。

俩孩子眼巴巴看着,可馋。

“娘~”

“跟我头一样大的我都能吃完!”

[主播~]

[我也想吃个小小的饭包!]

边月给俩孩子用小白菜叶做了个不大的饭包,放人面前。

闫妍试探着张大嘴,只吃到满口的菜叶子,再往里多咬两口,终于尝到清甜菜叶里的米饭。

弹嫩的肉丁连小孩都能吃下,绵密的土豆泥融入嫩滑的鸡蛋酱中,变成米饭团结在一块的粘合剂,丝丝软烂的茄子不时能带来一口惊喜。

闫洋恨不得一嘴吃成个大胖子,腮帮子撑得不能再大,白菜叶的脆嫩,很快消失在米饭中,一如消失的鸡蛋,只剩下浓郁的大酱和鲜辣酸爽的辣椒酱,同土豆泥包裹上柔韧的米粒。

广袤黑土地中,那亮得仿佛能滴油的大米,在唇舌间跳动。

青红辣椒碎,不用加一点油,在锅里熬出水分,加入黄豆酱、盐、糖、柿子碎,煮得鲜红诱人,临出锅前加的蒜末和米酒。

那天闫洋用这配着刚做出的米粉,足足吃了三大碗,更别说现在配上米饭。

哪里还记得馋不行的肉丁,最吸味的茄子在软滑又出彩,地三鲜恰到好处地出现在这小小的饭包中,却有着不同的风采。

吃到后头,丰富的碳水直让人打瞌睡,没多会儿就睡着了。

把沙子铲掉的面包炉子慢慢干透,边月又一连烧两天,将里头烘得干干透透的,王太爷家喜事来了。

一大早,全村的婶子都上门帮忙去,孩子们拖着不舍的步伐上学去,别的村子小孩也被这样热闹的氛围吸引,课间趴围墙上,看不远处忙碌的人们。

老师们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也认真学习着书本,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准备。

但林支竹和冯悦,可就被抓壮丁了。

王添禄瞅着地里没多少活,大手一甩,都准备酒席去。

红纸剪成的红双喜贴满了整院子,尤其是那砖瓦房,院子里是忙活开做饭的叔婶们,那晒谷场上各家凑出来的桌椅板凳。

淘洗干净碗筷,边月拉着俩知青凑到王婶边上,也一块剥起大蒜来。

“这一大早上可热闹开,我刚去瞅了王太爷,人脸上红得跟山楂似的!”

“砰-”

砸在不远处的盆中,格外清脆。

“新媳妇啥时候来?人咋处上的,还没听见个风声呢!”

边月动作不快,注意力全在八卦上。

来这做事都是人情,又不像下地里有工分挣。

林支竹和冯悦把原本低着的头抬起,盯着王婶,也好奇得很。

“嘎嘎嘎——”

吴玉琴从队里买的十来只鸭子,是计划外的,全给新来的媳妇撑场面,被抹脖子扒得光溜溜。

“哒哒哒—”

青菜在操着菜刀的婶子手里,四分五裂,掉进盆中。

“滋啦啦——”

被特意请来的国营饭店厨子,站在大锅前,手使上巧劲,那丸子就一个个乖巧地下锅游泳去。

高高的蒸笼冒着热气,里头蒸着八宝饭、豆腐卷、窝窝头,旁边缸子里闷着二米饭。

这可是个技术活,也只有吴玉琴那样有经验的,才能蒸出不夹生,也没糊的米饭。

“那我哪知道,去问郑桂芬去,她最好打听这些事!”

王婶把剥好的蒜抬走,又端来一大盆芹菜,继续挑拣着。

院子里满是香味,锅里动静都没停过,整个村子都是热闹场景。

中午随便糊弄着吃了,晚上才是最丰盛的,那缸子里炖的鸭汤香味把刚放学的孩子们都勾过来。

吴玉琴守在大厨旁边,生怕有馋鬼托生的,摸到厨房偷吃的,都是算着数来的。

边月好不容易找着刘婶,人却是从村头来的。

“叮铃铃-”

一列系上红线的自行车,在崎岖的黄泥路上缓慢前行,一群婶子在院子里张望好一会儿,才看见穿着笔挺的确良衬衫的新郎,载着穿着红色布拉吉的新娘。

敢情人接亲去了。

“娘!说好今天烤面包的!”

闫洋领着闫妍找到人跟前,都没顾着跟刘卫溪她们三漫山遍野跑去。

再往后头一看,用期盼眼神望着她的仨孩子,好嘛,就差给她家里有几分钱给宣扬出去了。

只有厨房还在忙碌,离晚饭还有好一会儿,边月抱起闫妍,“走,咱做面包去,都悄摸的啊,要别的知道,可没得吃!”

都闭上嘴,只猛点头,俩小女孩看着打扮得漂亮的新娘,眼里满是艳羡,头一转,坚定地上边月家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