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你觉得应当换多钱...我想自个留着,你那份我给你钱。”
边月纠结了好一会儿,总觉得自己不乐意用这玩意换钱去。
[卖我吧,刚好和茶叶一起送过来。]
[我要有这玩意,传家之宝!]
[大哥,你咋连吃带拿,补太好了可不成。]
[就是,那啥嗷嗷叫还有多的不?]
“百八十总有吧,我听说齐安那根,可被刘家人盯紧,还专门上公社问,有人乐意出一百块。”
刘婶嘴角向下撅着,眼里的不屑很快转变为欣喜,手里又有钱了。
结伴上山,收获的山货总是要平分的,在找到的时候还需要高声告知同伴,这叫喊山,不然可没人乐意跟一起上山。
边月手里的钱将将能买辆自行车,马上给刘婶划一半出去,但别的人可不知道,还以为人阔绰得很。
“边月!能借点钱不,俺儿马上商量婚事,不得给人撑撑场面。”
赵婶子这会儿腆着个脸上来,听见这话的婶子忍不住把人打量一番。
就她那傻儿子,搁哪商量的婚事?
“哎哟,这么大的事,咋只能跟我说。”
“大家伙!赵家婶子可有福气,要给赵富贵商量喜事!咱一个村的,咋都得给人撑撑场面!”
边月上一秒还拍拍人肩膀,下一秒就高声宣扬出去。
赵婶子脸色一凛,家里可不打算把事情给说出去,本身就搞的见不得人的事。
“这还藏着掖着不跟大家伙说说,我都不知道呢!啥时候相看上的,你家富贵也没出过门啊!”
刘婶搭腔,意有所指。
边月扯出脚下的稗子,溅起水花,赵婶子往后退了几步。
“咸吃萝卜淡操心,不乐意算了,欠登似的。”
“嘿,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找我要钱撑场面,还嫌呢?”
手叉腰指着赵婶子,边月说话也不客气,指着远处,让人快离开。
王添禄这会儿从隔壁田里过来,还以为又吵架了。
靠婶子们一人一嘴,拼凑出真相,他:“嗯呐,这大喜事可不得都说出来,大家伙好给你们撑面子,那富贵也不好找对象不是。”
赵婶子狼狈逃走,留下一群不知道缘故的吃瓜群众。
身心舒畅的边月,中午回屋就把排骨炖上,她还就欠登,做个大丰收给赵婶子馋。
剁成一寸长的排骨,土豆切滚刀块,南瓜带皮切核桃块,豆角拦腰扭断,苞米切成段。
剩下的菜籽油,加猪油烧热,下花椒、大料、葱姜蒜炒香,一直到起了虎皮。
“抱!”
闫妍先被香味勾出来了,想在大人身上看锅里炒的是啥。
“闫洋!”
“诶!”
“刺啦——”
排骨下锅,两个孩子在不远处踮脚打望。
边月笑着抡铁铲,不断翻炒,里头的肉逐渐变白,香味会跟随热油进入肉。
切块的番茄炒出沙,大酱、黄豆酱下锅,酸甜浓郁,看颜色就知道好吃。
配菜下锅,同肉一起在锅里煸炒片刻,才浇下一盆井水。
盖上盖子,等所有的菜成熟。
“咕嘟咕嘟-”
炙热的灶前,不只是边月,还排排坐了俩馋嘴小孩。
“啥时候能吃啊?”
“吃!”
“等瞅不见你自个影子。”
“土豆该烂糊了。”
“糊!”
“咋嫩馋呢,搁外头去扯把葱来!”
“来!”
[错了错了,该说葱啦!]
[大丰收,就得大丰收的时候吃。]
边月趁这时候,往锅里加了生抽、老抽,没注意到旁边的小复读机搭板凳,趴在灶台上。
炒香的酱料在这瞬间飘满整个屋子,时兴蔬菜的清甜,最诱人的当属紧实的排骨。
“我要吃!”
闫妍指着锅。
“诶,多不仗义啊,咋还背着偷吃!”
闫洋忙不迭跑进屋,手里是急忙搓洗干净的葱。
边月一个头变两个大,这俩不省心孩子!
紧急把锅边一圈好了的玉米饼子铲出来,带着焦边和肉香,每人都有份。
握在手里热乎乎,吃在嘴里甜香甜香的。
风箱作响,柴火燃得正旺,汤汁减少,排骨收缩露出两边的骨头,南瓜土豆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样子了。
“欻欻-”
锅铲翻腾的同时,跌成沙的泥裹在肉上,用大盆盛出,汤汁所剩无几,变成了酱。
拧上葱段,一盆黄乎乎染上些粉红的大丰收端上了炕桌。
啥颜色都有,黄的南瓜,绿的豆角,酱色的排骨,红的柿子,让人食欲大增。
盆下垫了几张报纸,那篇关于大丰收的文章已经被边月裁下,只留下旁边一些笑话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