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里装上炒好的麻辣小龙虾,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把整个人盖得严严实实的,细密的雨丝阻挡了视线,比平时花更久的时间。
赶在厂里上工前,先登记进了机械厂的员工宿舍,国营的大厂子,十分注重员工的需求,刘卫明结婚后分到了夫妻房,在纺织厂工作的关慧兰工龄不够,一同住进来了。
三层楼的砖混建筑,水泥抹了,灰扑扑的,旁边是澡堂,水房门口不停有人进出,好奇打量着陌生的两人。
上楼左转第一间就是了,十来平的宿舍收拾得齐整,关慧兰拿着油纸伞,挎着包,赶着出门去食堂买早饭吃,被来人吓得往屋子里退了几大步。
“娘,婶子!”
关慧兰热络地招呼人,这都是她眼里的金疙瘩了,不是上门的打秋风的亲戚,是来送钱的财神。
倒了两杯热水放在桌上,看了看墙上的时间,也不着急出门了,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两人。
“慧兰,早上吃了没?我俩来送小龙虾的,这两天得空,还另外做了东西!”
刘婶十分满意自家媳妇,知道人没吃,把还温热的包子塞到人手里。
她揉的面,包子表面光滑,蓬松可口的皮薄薄一层,咬开就能吃到里头边月调的肉馅。
关慧兰试探地咬了口,她本不抱什么希望的,公社里的包子多了去,国营饭店就有不少,最近晚上下工后,外头街上多了几家卖包子的。
多是白菜、鸡蛋、粉条、青菜,掺了少少的肉,吃一个新鲜,一毛钱一个,比阳春面都贵了。
“腊肉?”
关慧兰对自家婆婆面点手艺清楚,松软甜香的面皮后,浓郁的咸香涌出,粒粒分明,油脂沁润面片,同时和加入的青菜融合在一起。
舍得放料,带着松柏香气的干香腊肉,青菜咬断时,清新的味道和咸香结合,独特,味道层次丰富多样,比外头卖的还要稀罕些。
“腊肉青菜!我倒是头一回吃上这个味道。”
关慧兰一口吃完,最后一点小根蒜的香气才轻飘飘地冒头,把最后头的油腻压下去。
“娘!”
刘卫明端着盆进屋,止不住惊讶,就说刚闻到个香,还以为是别家的。
“好吃就成,我俩新做的,你们觉得能卖多少能成?”
刘婶不是第一回听见的这夸奖,还是忍不住抬起胸膛。
边月把兜里揣的煮好的鸡蛋拿出来,正剥着。
“一毛二,便宜不了。”
咬了一大口,新鲜的鸡蛋,并不噎人,蛋黄还带着些橙色。
“一毛二...”
“还没拾掇好啊?你是要擦雪花膏还是要干嘛,要迟到了!”
陈德元等不及,进了屋,被香味吸引。
[自个梳了个大背头,还好意思说别人呢!]
[别说,还挺帅的,这脸挺端正的,就是有点吊儿郎当的。]
“婶子!又给卫明带啥好吃的了?能给我们匀匀不?”
陈德元两眼发光,守在门口,一个接近一米八的大汉把门堵得严严实实的,外头路过的还以为上门找茬的。
“这又来上门要麻辣小龙虾的吧,还没尝见味道呢!”
“唔,成,一毛二...就一毛二!”
刘卫明站在柜子前,手里的包子一口没了大半,香味却飘出去。
嘴里的腊肉可做不了假,外头没这个量的肉包子都敢卖一毛。
“我...给我也尝个呗!”
陈德元确保背后没人,才从袖子里掏出毛票就往桌上扔,急不可耐地接过刘婶递过去的包子。
果然是跟麻辣小龙虾一脉相承地舍得放料,外头吃不到的味道。
带着点野味,像是狍子,加了猪油,和青菜搅和在一起。
他吃不出调料,对肉的来源倒是能说得头头是道。
“婶子,你们这手艺真是顶顶好了,比外头的舍得还好吃!”
陈德元竖起大拇指,想了想自己的工资,双职工家庭偶尔吃顿好的怎么了,一口气花六毛买了五个大包子,美滋滋送回宿舍才拉着刘卫明上工。
“付诗,包子吃不吃?腊肉青菜的,可舍得放料了!”
“卢婆婆,这包子软和,里头的腊肉好咬,你也来个尝尝呗。”
边月就蒸了三笼来试试水,三十个包子,除开最开始被两人吃掉的,给家里留的和两个知青买的,其余不用出门,就在屋子里被关慧兰卖光了。
两块八毛八,给关慧兰了两毛四,看人美滋滋上工去了。
跟白吃了两个包子有啥区别,味道也好着呢!
这会儿宿舍楼这边人声减少,背篓里还有俩大盆小龙虾,二十斤多些,大早上搁哪卖去,边月有些发愁。
两个知青最近忙着复习高中知识,负责出聘请小孩抓小龙虾的糖果。
边月和刘婶知道两人的不容易,最开始也是冲着冯悦和公社派出所的关系好才拉人入伙,这会儿也没多少怨言。
“今天这菜可水灵了!”
“能不水灵吗,下雨送过来的,水都能占一两!”
出去买菜的妇女们回来了。
边月和刘婶背起背篓,身上的衣服干了,对着镜子打理好头发,推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