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上残留的叶子,有什么核桃叶、梧桐叶、柳树叶、艾叶,稀奇得很,难不成刘婶今早上用叶子洗的脸?
烟囱不停,也不知道在煮什么东西。
“今天又做了什么好吃的了?”
边月进门最先注意到油锅里翻腾的菜角,再一看灶台上盆里放的大蒜和鸡蛋。
脑袋顶上,一束艾蒿斜插在门框上,清香提神。
[终于有了个节假日,天杀的期末考!]
[大蒜和鸡蛋,好神奇的搭配。]
“哟,你来的正巧,炸菜角呢!”
刘婶手里的长筷子在锅里拨弄,上下浮沉,菜角逐渐由白到金黄再到焦脆,香味溢出。
刘兴福坐在他的老位置上,手里剪刀不停,一扯开,是一串鲜艳的纸葫芦。
“等会儿,小心烫!”
没等多久,守在灶边的边月和刘卫溪就尝到热乎乎的菜角。
入口是难以想象跟薯片一样的酥脆,外壳不断掉下残渣,里头有新鲜的韭菜,嫩滑的鸡蛋,细滑的粉条和豆腐,风味十足。
边月忍不住给人竖一个大拇指。
“婶子,你这手艺也太香了!但是为啥鸡蛋和大蒜一起煮啊?”
“害,我娘家那边的习俗,大蒜杀菌消毒,鸡蛋团团圆圆,早上煮多了一下子没吃完,你尝个不?好吃的!”
刘婶手里忙活着炸油条,嘴上还极力推荐端午蛋。
边月连连摆手,“家里粽子还没包好呢,吃了个菜角就够!”
“别看样子不咋样,你家那口子啥时候回来啊?”
刘婶抽空看边月离开的身影,吐槽了两句,这人真说走就走。
脑子里还记得那天边月专门请假去公社里寄信,回来背了不少东西,村里谁不知道闫峰在外头干得好,给家里汇了不少钱。
也没有几个不长眼睛的到处乱说了。
边月很快包完剩下的糯米,放锅里正煮着。
“婶子,我们回来了!”
林支竹脸上都是高兴,裤脚卷得高高,身上沾了不少泥,旁边的闫洋也是这样。
“我们抓了满满一兜,但不全是黄鳝,还有些别的,我手还被螃蟹夹了!”
林支竹一点不客气,往辘轳井里浇了点水,用力按压几下,把腿上的泥土洗干净,穿上鞋。
“刚煮上粽子呢,给我看看?”
边月到院子井边上,等闫洋端着个盆出来,全倒出来。
花样真不少,泥鳅、螃蟹、小龙虾、黄鳝,都要打架了。
闫妍听到动静,从炕上爬起来,站在大门边上。
“娘!姐姐!哥哥!”
冲着众人甜甜叫,又跑到院子来,凑到众人中间,蹲着看这一盆东西。
眉头皱起,还没等人反应过来,直接往盆里逮了只滑溜的泥鳅出来,落到地上。
[真虎啊!]
“来,让林姐姐抱抱!”
林支竹被吓得嘴长大,连忙把孩子抱起来。
闫洋把地上的泥鳅放回盆里,把自己身上擦干净,给破碗里装上水。
“婶子,你是不知道,那黄鳝,滑溜的!要不是我俩聪明,早过来找你们帮忙,还不一定能抓到多少!”
林支竹边吐槽边感谢,脸上还有星星点点的淤泥,这会儿干了,在脸上看着生气十足。
“但我也不知道咋做呀,你有法子没,冯悦她家那边,端午要吃黄瓜,黄鱼,咸蛋黄,雄黄酒,黄鳝,都准备上了,偏生不会做!我俩还吃不到一块去,愁的啊!”
林支竹抱着孩子逗弄,她没办法,请求到边月身上。
“成,我们那做黄鳝有的是法子呢!”
林支竹得到承诺,放下心,很快又觉得自己放心太早了。
“婶子,你确定,冯悦能吃这个?”
“咋不能吃了?黄鳝腥,不多放点佐料,大家伙都不爱吃!”
边月夹了一筷子刚出炉的红烧鳝段,辛辣将土气压住,只感受到肉质鲜嫩。
冯悦被盯着尝了一筷子,好吃但是难以下咽。
舌头辣得没办法,拿了灶台上的嫩黄瓜。
“咔嚓-”
清脆爽口,抑制嘴上的火辣。
“我就说吧!”
林支竹几筷子下去吃得正开心。
边月把锅里刚煮好的粽子割下一个,剥开,是甜粽,递到冯悦手里。
“要白糖还是黄豆面,这俩沾粽子都好吃。”
“我家乡还有个习俗,灰汤粽,稻草灰水泡糯米。”
冯悦小口吃着,感受到绵软的红豆在嘴里炸开,把视线转向了另外两人。
“大蒜一起煮的鸡蛋不要,这粽子一起煮的可以吧?”
刘婶手里拿着三个鸡蛋进院子,看到一屋子人,一拍脑袋。
准备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