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他们又去外面超市逛了半天,为明天露营之旅做准备。
谢秋一直到晚上才回去。
秋日的夜晚不像夏季,晚上七点天就开始黑了。
挽晚想留谢秋就在江家住一晚。
“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回去多冷清,要不就在我家住下,明天中午我们就出发去城南。”
谢秋挎着单肩包站在门口,扯着嘴角微笑道:“不了挽姨,家里还有只小猫在等我。”
挽晚惊讶:“你什么时候养了一只猫?”
谢秋望向江知照。
于是江知照详细解释了一遍他在暑假救了一只猫,又几经周折最后送到了谢秋家寄养的过程。
挽晚听完拍拍谢秋肩膀:“真是谢谢你了,但是小猫很脆弱,你现在高三了,会不会耽误学习?”
“不耽误,我平时一个人在家,有只小猫陪着也挺好。”谢秋说。
挽晚便也妥协,拉过小儿子:“知照,你去送送谢秋。”
刚准备上楼的江知宴停住,转身走过来:“要不还是我去送吧。”
江知照已经抓起外套走到大门口:“我马上回来。”
大门在他们面前‘碰’地一声合上。
夜晚的街道有点凉,但因为中秋的缘故,一路上行人并不少,周边的饭店几乎都坐满了人,欢笑声一茬接着一茬。
两人路过一个路口。
谢秋突然停下说:“就送到这儿吧。”
江知照正盯着地面神游天外,冷不丁撞上谢秋肩膀,鼻头直接被撞红了。
他当场冒了眼泪花儿。
谢秋似乎被定住了,过了一会儿才从包里抽出纸递过来,问道:“你没事吧?”
“没,” 江知照瓮声瓮气地答,还是接过谢秋的纸。
“那我走了?” 江知照问。
他们站的位置路灯刚好坏了,这一块地儿显得尤其黑。
谢秋只看得清对方脸上的轮廓,清瘦,一双眼睛像泛着光。
可能连江知照自己都不知道,他在不确定地问话时,会习惯性地微微偏头。
“嗯。” 谢秋点头,叮嘱一句:“路上小心。”
但江知照没走,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在外套兜里掏了掏,摸出一个暖手宝递给他:“这给你。”
谢秋接过,暖意瞬间攀上手心。
“下午买的?”
“嗯。”
下午路过日用品时,他正好看见这个,谢秋家里没有暖气,估计也舍不得开空调,他便顺手买了。
谢秋抿了下唇说:“冬天离现在还有近两个月。”
江知照却已经转身,朝谢秋挥挥手:“这叫未雨绸缪,你回去路上也小心。”
谢秋站在原地没动。江知照的身影落在昏黄的路灯下,投下一道清冷而瘦削的影子,单薄但又温暖。
直到离去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视野里,良久,站在路灯下的人才发出一声轻叹。
……
第二天江知照醒得很早,他昨晚跟谢秋商量了一下,圆圆还是只幼猫,贸然带出去很容易生病,而且频繁更换环境也很容易导致应激,所以这两天他们给圆圆找了个托管。
说是托管,其实就是谢秋隔壁的李奶奶,那奶奶江知照之前见过,很和善的一个人,平时谢秋没在家都是李奶奶在照顾圆圆,给圆圆喂得油光水亮的。江知照便同意了。
他们一行人收拾好了东西便出发,先去了谢秋家里接人。
谢秋穿了一件暗紫色冲锋衣,背了个小包,在人群中极为显眼。
“小秋,快上来。” 江知宴将车停在门口招呼道。
谢秋上了车,跟江知照同排坐着。
一股冷气顺着谢秋进门的动作扑进来,江知照闻到一股清新的洗衣粉味。
他们的露营地在城南景区的一座山上,之前这座山还未开发时,每年就有很多人徒步登山,后来市政府联合市里的大企业把这座山开发出来。
除了保留完整的登山路外,还修建了健身步道和盘山公路,尤其在临近山顶劈了一大快空地,建了度假山庄,开放了露营,在往宣传了一波打卡网红地,是以这会儿上山的人并不少。
好在才开放没几天,观望的人更多,他们一路上山也没怎么堵。
山顶上的温度比山下要冷好几度,江知照刚打开车门就被迎面撞过来的冷风喷了个彻底。
‘阿嚏——’ 他立马将车门关小点,哆嗦着去翻自己的衣服。
前面江知宴笑他:“刚才是谁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现在终于妥协了?”
江知照厚着脸皮睁眼说瞎话:“不知道,谢秋吧,反正不是我。”
一口大锅砸到谢秋头上。
谢秋没说什么,倒是‘嗯’了一声。
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江知照才再次打开车门。
这次他终于没被迫喝一口‘西北风’了。
江知宴找好停车位,一家人便下车搬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