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就是靠你认识我,我认识他,互相介绍,才成为人脉的。
高中同学就是穆小冉的第二波人脉。
她要靠他们拓宽自己的圈子。
参加同学聚会前,穆小冉提前向陈静打听了同学目前的现状。
收集好资料,穆小冉信心满满地去参加聚会。
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穆小冉有一种很新奇的感觉。
在她的认知里,她的高中生活和很多乡村的孩子一样,只能用平平无奇来形容,甚至是默默无闻的。
两点一线的生活,奋笔疾书的练习册,彻夜亮灯的自习室,她就这样度过了高中的生活。
可是在她的高中同学的眼里,竟是另外一个面孔。
她是闪闪发光的,她是开朗乐观的,甚至不怒自威的。
此次同学聚会安排在东来顺饭店,但高中几个相好的同学相约一起邀请高中班主任李老师参加聚会。
穆小冉提早来到北雅二中,她想趁此机会好好看看学校。
青翠欲滴的柏树,水泥铺成的街道,留校的学生正在清扫被雨打落的树叶,灰棕色的教室还有学生在打闹,学校一切都没有变,只是学生在不停地变动。
直到工作,她才真正懂老师在课堂上说,要珍惜在学校的时光。
穆小冉羡慕地看着欢声笑语,还未被社会捶打的学生。
这一切是多么难得啊!
穿过以前奋力狂奔的食堂,到达集合点,时间还早,却遇到了比她还早的同学。
高中体育委员,林健,一身时髦夹克衫,大背头,□□镜,俨然一副社会二流子模样。
她只打听到林健高中毕业后,在和他爸爸做生意,也不知道做的是什么生意,竟是这样一副打扮。
林健瞧见穆小冉,如记忆时一样漂亮,欢呼道:“天啦,这是小冉吗?我都好多年没看到你了。”
穆小冉发现即使随着人的年龄上涨,有些人她还是不喜欢,比如林健。
她快速压下心里的疑虑和高中时的成见,从容地回答道:“是啊,好久不见。”
林健热情地招呼道:“我听小静说你会来,我还不相信呢?你现在在哪里工作?”
“我现在在邮政局当会计。”
“会计好,掌握财产大权,你们邮政局每个月的流水应该挺高的,工作辛苦不?”林健果然不愧是做生意的老手,熟练地找到话题,一下将穆小冉心中多年不见的隔阂消去。
“还行,你呢?”穆小冉反问道。
“我嘛,干个体的,我开了一家舞厅。”林健见来了新同学,点头示意。
穆小冉惊讶不已,忙问道:“是河坊街新开的那家舞厅嘛?”
“对啊,小冉,你太久没来同学聚会了,我给你介绍一下。”林健主动地向穆小冉介绍多年不见的同学。
穆小冉虽然和相亲的人打了多次交道,但仍然无法做到像林健一样,如鱼得水般和周围人谈笑风生。不过也多亏他,穆小冉将记忆中的同学和工作后褪去稚嫩的同学,一一对上脸和职业。
她下定决心要抓好林健这个人脉。
“好了,人都到齐了,我们去找秃头。”林健作为聚会的号召人,招呼道。
“林健,也就你敢叫李老师秃头。”一旁的吴奕然调侃道。
“你难道不觉得?”林健笑道。
穆小冉脑海中立刻浮现李老师光秃秃的前额,飘着零星的碎发,尤其是两侧的头发还十分茂密,在讲堂上口若悬河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当年林健考试时还在试卷上画了李老师的简笔画,上面标记着“秃头秃头,没有烦恼。”导致李老师的秃头形象在年级一举成名。
大家伙想到李老师在课堂上暴躁如雷的模样,一哄而笑,跟着林健去李老师家中。
北雅二中的校园依山而建,半山腰是教学楼,穿过食堂才能来到山后方,这是学校给老师分配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