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露水红尘 > 第1章 消寒图

第1章 消寒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疏影横斜的枝干上,拢共画着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或是含苞的花蕾,或是半开的花,也有完全舒展开的花瓣。

墨色勾勒,笔触落拓,整张画卷写意又疏狂。

铺开的画纸右下角,写着一行不易察觉的行书落款:癸卯年癸亥月甲申日,傅丹青赠荣宁郡主。

自冬至起,郑泠每天起床梳洗穿戴完毕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日复一日,异常认真地执笔填墨,补充完一朵梅花。

待到完全涂满,数九寒冬也就彻底过去了。

到而今第三十九朵,离这幅画的画者与她拜别,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多月,已经步入腊月中旬。

今年就快要过去,离她待在郑家,嫁去崔家的日子,还有半个多月。

郑泠涂完代表今日日历的梅花,将狼毫放入荷叶白瓷笔洗。

一缕朱红墨丝晕染在白瓷盛的水中,如丝如线渐渐晕开,亦如血。

她盯着这缕血色墨迹,竟想起来那日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的景象。

在护国寺的大雄宝殿之前,金黄的银杏树下,青衫画师向她辞行之时,咳出血的那张雪帕。

耳边顿时也浮现当日傅丹青说的话:“承蒙郡主举荐,在下才有进护国寺绘制壁画的机会,得以实现幼时立志习画,留下笔墨供人一看的心愿;如今壁画已成,心愿已了,在下就要回家乡了。临别之际,略作九九消寒图一副赠与郡主,还望收下。”

他们因画结缘,相识一场,共绘神佛壁画,她赏识他的画技,也算是惺惺相惜。

听到他要走了,她竟滋生出一股不舍,遂问他:“你要去哪?就是你的家乡在哪?你以后还会来长安吗?”

他认真回她:“在下要去冀州,以后……”

听到冀州,她万分惊讶,皱眉道:“冀州不是反贼李叡的地盘吗?你怎么要去那里?你也要去当反贼?”

她的惊讶让他微微笑了笑,笑着笑着就咳嗽,咳地他连忙从袖中取出一张方帕捂住嘴。

他似乎有意避开她,连忙将帕子折叠收拢在掌中。

可她眼疾手快,还是看见了,那张雪白的帕子上,分明有一抹鲜红的血丝。

郑泠记得,当日初次遇见他,他也是这样一幅随时都会咳死的样子。

经过交谈她才知道,他得了不治之症,不远千里来长安,就是听说护国寺新修了一座庙宇,正在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木工泥匠画师。

他想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我价值,留下一幅能够留名的传世画作。

身为太上皇门生的郑泠,得太上皇钦点,负责壁画的完成与监工。她彻查了他的文牒,最后将他带进了护国寺。

郑泠见他咳出血,以为是自己的话刺激到了他,心底十分过意不去,连忙解释安抚:“你别激动,我就是随口一说,开玩笑的,你别当真。”

她的话,使得傅丹青也与她开起了玩笑,他坦坦荡荡道:“嗯,也许我也是要去当反贼的,郡主大可以未雨绸缪,去告诉你大伯父,将我就地扼杀。”

彼时听他这样说,她就越发当他在开玩笑,反而害得她顿时紧张了起来,慌忙朝四处看去:“你别乱开玩笑,叫人听到了你会没命的,我不会说的,谁也不会说。傅丹青,不论你去哪,都要保重。”

她还记得傅丹青当时的神情。

半敛的眼眸,倏然抬起,静默如渊的眼底,似乎凝结了一丝异样的惊讶。

他见她极为认真地关心自己,默然一瞬后,开口告诉她:“郡主莫怕,在下刚才都是胡说八道,常言道‘狐死首丘’,‘落叶归根’,在下只是回家而已。”

原来是回家。

她放心了一点。

冀州与朝廷的关系越来越恶劣,雄踞一州,拥兵四十万的河北四镇经略节度使——李叡,在太上皇退位修行之后,已经有两年不曾朝贡。

在今年春,李叡彻底与朝廷撕开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不称臣而自立冀王,举兵造反,以至双方鏖战至今。

冀州边境,早已是水火不容的境地了。

常人都是为了避免战火波及,能避则避,想尽一切办法,举家搬迁。

他倒好,见识过长安的繁华,还要偏向虎山行。

可毕竟那是回家啊。

那时候郑泠给他出主意,劝他:“不如你搬来长安吧,我让大伯父许你特例,你带着你的家人亲友一块来。”

她的大伯父,身居高位,领尚书省右仆射之职,辅弼天子,司领百官。便是民间话本、戏文里俗称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给一个人行方便,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见她信誓旦旦,满是关心,傅丹青问郑泠:“郡主很希望看到我再来长安吗?”

她毫不犹豫地点头。

而后他笑了,俊秀的脸上愈加温儒文质,清润的眼底仿佛有着清风朗月,竟叫她看迷了眼。

彼时,傅丹青对郑泠道:“好,在下记住了。至多半年,待在下安顿好家中之事,便再来长安拜谢郡主。”

她解下自己的玉佩送给他,给他当做日后的通行证:“这个玉佩给你,届时你拿着到良国公府找我大伯父,他们见到自然会明白。”

两个多月了,郑泠睹物,忽然想念起这个人。

她心中思量,也不知他有没有平安抵达冀州,有没有顺利回家,安顿好一切?

又几时才会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