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北城!我看你是中了那个李雪的毒了!”林母像是想到了什么,“你知道她是谁吗?她是资本家的女儿,到农村来是接受改造。你不能受她的影响,我不许你去!”
“妈,我是不是做什么,您都会反对。”林淇脸上没了笑容,“如果是三妹说要去读高中,您会反对吗?”
“我当然会反对。”林母想也不想就答道,“三丫头可不像你这么不听话。”
“那行吧!”林淇撇了撇嘴,“要是三妹不去读高中,我就不去!”
“你这孩子怎么说这话?”林母有些急了,“你不是在咒你妹妹考不上中专吗?”
“妈,您想太多了。”林淇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爸,我要去镇上了。”
林父摆了摆手,拦住了还想说话的林母,让林淇去忙自己的事儿。
几天后,中考成绩出来了。
林晚秋没有考试中专,而林淇在中专的考试,还是第一。
来林家道喜的人是络绎不绝,甚至很多还带着孩子上门,想来沾沾第一名的“学气”。
“二丫头,怎么没看着你·妈呢?”邻里大婶来串门,林淇陪着聊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到林母,“出门给你买好吃的去了吧?我要有你这么个争气的孩子,天天给你做好吃的。”
“婶儿,我妈感冒了,在屋里休息呢。”林淇坐得端正,双手放在膝盖上,“今天家里没什么菜,都不好意思留您吃饭。”
大婶“哎哟”了一声:“这是高兴得一夜没睡着,夜里招了暑气吧?我家还有点草药,一会儿给你送点来,治风热可有效了。”
林淇给人道谢,把大婶送出了门。
再回头往父母的房间望去,窗帘拉着看不出里面的动静。
林母在得知林晚秋没有考上中专的那晚就病倒了。
现在到了林父林母最难抉择的时候。
按照两人的计划,林淇上中师,林晚秋去读中专,熬两年孩子毕业后有了工作,以后就能享福了。
可现在林晚秋没考上中专,现在要么是继续去读高中,要么就不读了。
这一年的中专生可比高中生更有含金量。
三女儿如果不读书,就那个身板肯定是没法下地干活的,就得托人想办法去学个手艺,但这以后也是少不了得辛苦干活。
林晚秋小时候体弱多病,林母总不想小女儿吃苦。
可要读书,就只有上高中。
小女儿都要送去读高中,二女儿也就没理由拦着了。
两人一年光学费就得花去24块,还不算杂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想到要花那么多钱,林母愁得第二天就没起得了床。
系统每天给林淇报告这林父林母的动态,可也不见林淇着急。
终于某一天,林们家迎来一拨重要的客人。
离河村有两百多公里远的W市来了人,陪同的有县里教育局和林淇镇上初中的领导和老师。
“恢复高考后,我市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现在各个地方的人才培养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所以我们希望你们能够把孩子交给我们。”为首的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据说是W市某中学的副校长,“我们会把省内优秀的孩子们编成一个‘尖子班’,希望通过两年的学习能够为国家更有效地培养和输送人才。”
……
“老林,你们两口子真是有福了!”村子此时在屋子里都只能站着,“我听县里说要给小淇发奖励呢,这要是到W市去读书,以后孩子学费都不用给了。”
……
这一天,林父林母不知道听了多少恭贺的祝福语。
而也是这一天,林淇当场答应了去W市读书。
“老伴,真的让孩子去读书吗?”林母到了夜里在床上辗转反侧,“那地方离这里得多远啊?”
“我听村子说,坐车得坐一天。”
“那以后二丫头去了那边,多久能回来一次啊?”
“可能得到放假吧。”林父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
要说林父林母舍得孩子去那么远吗?
当然舍不得。
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女儿,放到外面去总归是不放心的。
可家里条件有限,真的要自己供两个孩子读书,那真是没那么多钱。
更何况,林淇愿意去W市读书还提了个要求,希望自己的妹妹能够到县里最好的中学学习。
所以让林淇去W市读书,算是可以解决一家人眼下的难题。
只是一想到二女儿可能一年都回不来家两次,林母心里有些隐隐地担忧。
“你说,老二到底这些年怨过我们吗?”林母问,“现在她一个人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能习惯吗?”
林父许久都没有说话,屋子里只听到他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