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天开始降温,下了几场小雨,阴阴的。早上没有早课,有充足的时间慢慢吃早餐。点的是皮蛋瘦肉粥,还敲了个咸鸭蛋,掏来吃。沙沙的,黄不大,油不算多,但也聊胜于无。
打开手机,甘甜的心情变得苦涩。从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有股强烈的怨气直冲天灵盖而来,叫嚷的杂音打破清晨的静谧,如一道闪电,把人从美好的开端,劈向乌烟瘴气的人世间。
“真是够变态的,大老爷们穿个蕾丝”——真是一条令人啧啧称奇的私信!它带着西伯利亚的寒意直奔成都而来,我寻思这季节也没到啊?盛夏未至,何来寒冬?
带着探究自身的心理,我仔细地点开了我发布的东西——一些书籍、一件有蕾丝边的白衣、一双足球鞋还有一个篮球。反复查看物品,又掏出身份证再三核实以表尊敬。大概,我想说的是,有没有可能我本来就是女生?只是没有完善资料卡上的性别这一栏而已。
不过是一个乌龙罢了;举手之劳,我完善了个人信息。起初觉得有点可笑,但随后,却有一丝可悲之感。因无知而可悲,因僵化而可悲。
Q1——键盘侠,无知与断言
这位发来私信的女士是否认识我?很明显,她根本就不认识我。只是偶然间点开了我的主页,大概看到一个人正在出售二手的篮球、足球鞋和蕾丝白衣。然后,她便迅速地建立了一个认知:一个变态中年油腻男性有女装癖。短短几秒,她的大脑尚未思考,便做出判断。
旋即,大脑给手指下达命令:去吧!去捍卫你的正义去吧!这个异类应该受到异样的眼光和指责!“屠龙的勇者”开始了她的进攻,噼里啪啦,跳动的指尖,雪白的牙齿,鲜红嘴角的骄傲微笑。
酣畅淋漓的攻击之下,可否留时间去稍作思考?并未。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善的对立面不是邪恶,而是无知。”
未知全貌,应不予评价。让子弹飞才是理性角色所应为。现象直接反应本质,而假象扭曲反应本质。作为一个社会中的普通个体,我们的消息渠道和感知渠道受限,很难了解全貌。遇到争议性话题时,我们的立场会随着所接触到的信息而左右摇摆不定。
但平时生活中,我们对某些观点深信不疑。到底还是信息缺乏。
键盘侠乃侠哉?非也非也。侠者之大,为国为民;侠者之小,与友为邻。纯粹的非理性攻击行为,不同于理性批判,并不值得提倡。另外,批判——“critical”本身,其实是中性词,无褒贬之意,又有多少人理解对了呢?观点之争,学术之争,本非人格问题和道德问题,不必随意指指点点,更不必上升人身攻击。
Q2——信息局限与自我认知强化
是否非黑即白?
这个世界存在黑白,区分黑白是必要的,但远不止于黑白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