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千秋豫 > 第114章 落败

第114章 落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姜桐无力地垂下了眼。

听得冯翠河之言,她一时都不知道是该恼怒大骂还是感谢直言。

恼怒他这般轻侮姜家之名,却感谢他点明了姜家而今处境之尴尬。

百年前的姜氏啊,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枝叶扶疏,底蕴绵绵,常人得其一叶庇护便可得半生无忧。百年后的姜家呢,树干犹在,伸手却已是一掰就碎开的枝桠,稀稀疏疏风头看着还是那么大嘛,底下早已暮气沉沉,既没有新枝迸发,也失去了吸收养分的力量。

将军府这棵强壮的绿树啊,气势磅礴,强悍霸道,背后凝聚的是赵家人之庞大,它的树干连同每株枝丫都是锋利不可堪折的,谁敢上前一步,那就要做好流血的准备,甚至是死亡,所以在之当下,无敢与其争锋。

姜偃中不与赵家往来,但姜家是实实在在得了赵家之庇护,是于外人眼中不可划分的关系,这一点姜桐不可否认。

可是只看一个,姜家确实如冯翠河所言,落寞无望了啊。

姜氏一族由来只重经学子籍上,历代皆不问天下事,其中族人亦不会入朝为官,不管是在前朝还是乱世之际一向是以中立。可百年前,却出了姜承这个意外,也便是姜桐的太祖公,彼任姜氏族长。

姜承跟随成帝此举,无疑是将姜氏一族与成帝绑在了一起,成帝便也得到了天下士人之支持。

天下归一,大梁威武,该论功行赏,姜氏自当属头功佼佼。

姜承于此请命,只愿于故土做一方小小县令,开了这个头,可也是自此将姜氏一族卷入了朝廷是非之中。

这一百年来,多少姜家人前赴后继,泼天的富贵权势将其滋养壮大,如日方升不可一世,转眼忽而间,也能被吞噬的一干二净。来得越快,失去便也越快。

以至在此中间一段时间内,姜家人死得死逃得逃,后来终于意识到危机,便决定恢复以往先祖之行,不再入之仕途,甚至还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然而这样,依旧没能好转半分。

活不长久,这个“诅咒”好像就跟随在每一个姜家人的身上,极难幸免。

后来又死了很多人,传闻有说是姜承随成帝一道所造杀孽太多,也有像冯翠河这般猜忌是皇家无情所为。

都是没有根据的流言蜚语,一段时间后便就消停了。

剩下的姜家人惶惶而自省,谨慎到今此,唯有姜偃中独撑姜氏门楣。不过这天下之大,或许还有姜氏族人为了逃避所谓早死的诅咒,选择流落在外也不一定。

姜桐自幼读知家氏有之如此,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这病体也是印证了那什么诅咒。

看如今的姜家之稀薄啊,祖父一死,平原郡姜氏之名约莫也便没了……

平原郡……

姜桐想到至此一瞬间心痛难忍,祖父祖母而今身体日渐消败,她却不能陪伴在之左右,还要连累他们操心烦忧。

该死的封直!

姜桐恨他弄出这么一茬来,可是恨归恨,在其面前,还是要保持着绝对理智。

封直其人性情较为怪异,多半时候人也淡漠,对金银财宝权势地位似乎皆不看重,就看这个使君之位便是极不情愿,巴不得就脱手不干的样子。将她掳走,此背后一定有受人支使,此之也并非针对她一人,而是冲向整个姜家。除了平原郡的姜家,还有都城内的姜风庭等人,这便牵连极广了。

实在不能轻举妄动。

姜桐并不妄想自己一人能解决所有问题,不给他们添麻烦即好。为今之计,便要尽快脱离封直的掌控,即便要她回去将军府,也好过受外人拿捏威胁姜家。

“还不速速将罪人拿下,愣着做甚?”

一方尘埃落定,封直发号施令的声音张扬在众人耳侧。

“是是是,使君。”孙县丞倏地上前,面对自己顶头上司还是先恭敬地行了个礼,“冯县令,多有得罪了。来人,将府中所有犯事知情者通通押回去。”

“此人罪大恶极,一定要看仔细咯,带走!”凶气对向冯翠河,他们没必要手软。

冯石溪目光留恋最后地看了一眼,辛苦多年重建的冯家,在决定认罪之时,说他没有一点犹豫退缩,那是不可能的。

他时刻谨记要恢复冯氏往昔光辉,可也记得自己也不止是冯家人这个身份,既是为沣县县令和大梁的官员,就必须对治下百姓负责,他有负圣上和朝廷之重任,罪责难逃,便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当今大梁天下有一位好皇帝。

冯石溪有时也会深恨将他家族颠覆的成帝,痛恨命运之不公,有时觉得自己又是幸运的,从小在父母和兄长们庇护下平安长大,在从入仕途以来,一路所遇皆是良师益友,他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亦有恢复冯家的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