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柳燕听了,悬着的心才算安稳了一些。柳家村的人对柳宵的评价都不算好,但她还是更愿意相信柳元的话。
柳宵在柳元来到自己家之后便是一脸阴郁,此时他的脸色并没有因为柳元帮助他说话而有所缓和,他在心里责怪柳燕。
柳宵心想,为什么要给这家伙夹菜?让他吃白饭不好吗?
柳宵往自己嘴里塞满了饭菜,他大口嚼完后就走开了。他不想跟柳元挨得那样近,哪怕是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都让他觉得厌烦。但柳宵并没有早早回房,而是在堂中一个角落处坐下,他用一种毫无情感的眼神盯着柳元的后背。
快到中元节了。在中元节之前,柳元会来和柳燕商量一些事情。比如说祭拜家中去世的长辈有什么忌讳,但两人聊得最多的还是柳宵的父亲,柳源。
北幽的民风与民俗比较统一,不像齐周国那般混杂。在北幽,有“四年一小祭,八年一大祭”的传统。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人死后的第四年是还魂之年,所以祭拜用的东西都必须是活的才行,他们都希望死者会附身于这些活物身上,以此来给活人传递消息。至于用什么东西来祭拜,便要看死者的生辰八字如何了。而到了第八年,便是断生之年,也就是死者再也不会与他所牵挂的人产生交集,活人就算是做梦也梦不到故去的人了。
而今年,便是柳宵父亲的断生之年。但这些繁复的规矩柳元不是很了解,他只能来与柳燕商量。在世之人聊起死者,便会平添悲凉。三言两语间,柳燕的眼眶就红了。柳宵坐在角落处听着他们的对话,眼神也黯淡下来。
柳宵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柳宵只知道,他的父亲应该很爱看书,直到现在,他父亲留下的那些书还原封不动地摆在卧房中。他甚至都没有跟自己的父亲说过话,留在柳宵脑海中的,便是那张与柳元极其相似的,死者的面容。
柳源是被人抬回来的,在柳宵五岁那年,抬回来,被人冰冷地放在地上......然后,然后......
柳宵脑海中有着清晰的记忆,但他不愿去想。每次他完整地想起来之后,便会抑制不住地发疯。他心头似乎有一种东西在躁动,他每次都要花时间来压制它们,幸好还能压制得住。
柳宵望向屋外,漆黑一片。他缓缓闭上了眼,耳边,柳燕抽泣的声音还在持续着。又过了一会儿,柳元起身,柳燕正欲将他送出门外,柳宵听见动静,这才睁开了眼。
“嫂嫂不必相送。”
“没事,你难得来咱家吃顿饭.....”柳燕拭干眼角的泪珠,她跟在柳元身后,走路如同老人一般。柳宵见状,起身拦住柳燕:“娘,我来送。”
柳燕顿了顿,缓缓点头道:“也好。”
这是柳元这么些年,第一次听到柳宵提出要送他这个叔叔回家。柳元有些意外,但还是坦然接受。他以长辈经常会流露出的欣慰目光看着柳宵,柳宵面无表情地避开了。
矮小的院门处,柳宵停住了脚步,他的脸在夜色中看不真切,但他的语气绝对算不上友善。
“记得给我爹多烧点纸,别忘了你这个举人的功名是怎么来的。”
柳宵说完便将院门紧闭,他头也不回地往家里走。只留下柳元独自僵立在院门外。
柳宵回到堂中,只见柳燕站在堂中正上方的矮桌前点燃一支香。那里供奉着柳源的牌位,这次中元节过后,柳源的牌位也要跟着柳源一起永远地消失了。
柳宵走了过去,他望着那个矮小的牌位,心里泛起一阵悲怆。
【柳源之灵位】
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但柳宵知道,他爹是个读书人,他爹还有个好听的字......这个牌位明显是在糊弄人。放眼柳家村,也只有柳宵家中的牌位这般简单敷衍了。
这个牌位矮了一大截不说,办丧事的人见钱才开眼,银钱不够自然要偷工减料,但为何连死者的名号都不能写全?
柳宵长这么大才知道,那些人不但是嫌贫爱富,还欺负他与柳燕是孤儿寡母......若不是柳元“有点出息”,他与柳燕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但柳元又是什么好东西?
想到这里,柳宵捏紧拳头。在他身旁,柳燕站在牌位前,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似是在祈祷。柳宵不想出声叨扰。
他收回视线,轻轻地走回卧房。
柳源的遗体被人抬回来的时候,柳宵才五岁。那个稚嫩又无知的自己,柳宵总是无法回避。就像脑海深处的记忆,越是想要遗忘便越是记得清楚。